白沙:茶旅融合绘新篇 生态绿韵满黎乡
人民日报客户端海南频道孙海天2025-07-01 16:50

茶香氤氲,绿美宜人。走进海南岛心白沙,万亩茶园阳光倾洒,热带雨林的生态绿韵,溪流映着蝶影,仿佛步入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6月25日,2025海南“文旅高质量发展深度调研行”媒体采访团走进白沙黎族自治县,看这里的茶树与热带雨林共生,黎族风情融入旅游场景,非遗与体育赛事的魅力交织。

生态筑基 茶香致远

“山的世界、水的源头、林的海洋、云的故乡”。“70万年前的一颗小行星光顾地球,砸出来一个3.7公里直径的大坑,现在这个茶园的位置就处于陨石坑内,所以我们种出的茶叶与众不同。”在白沙原生态茶园小镇体验馆,茶艺师的讲解引人入胜。

白沙特色文旅资源十分丰富。它不仅是海南生态保护核心区,也是南渡江、珠碧江、石碌河三大河流的发源地。独特的陨石坑奇观,造就了独特的“在陨石坑里种茶叶”的景观,富含矿物质的“白沙绿茶”,曾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近年来,白沙通过做长做强茶产业链,让小小绿叶变成致富“金叶”,不断扩大品牌效应,促进茶旅融合发展。2024年,全县茶旅接待游客突破15万人次,带动从业农民人均增收6200元。

创新业态 特色体验

“逛完茶园,到黎药体验馆体验黎药保健,喝杯黎药凉茶”,是白沙围绕特色旅游资源推出的文旅新体验。

“草药香囊防蚊驱虫,预防感冒;喝一杯黎家凉茶,清热下火;黎药非遗熏洗法技艺,疏络经脉放松身心。”在白沙县人民医院茶城院区,全省首个公立黎药体验中心让大众感受海南黎族医药独特魅力。

在白沙县黎族医药协会会长符金马看来,设立白沙康养体验区是提供文旅产品供给的一个重要途径,不但能够让游客能够享受旅游的高质量服务,还能推动黎药走向全国,守护群众健康。

“与此同时,结合文旅资源线路的开发,推出‘海口—白沙黎乡氧吧之旅’观光巴士专线,全程往返450公里,途经白沙展示馆、生态茶园小镇、打安兰花基地等节点。”白沙县人民医院茶城院区负责人吴薇薇提到,目前白沙将黎药体验馆纳入乡村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建设,自通车以来,前来体验的游客越来越多。

体育+旅游 赛事“破圈”

自国家体育训练南方基地(海南白沙·综合)设立以来,中国拳击协会、中国铁人三项协会、中国摔跤协会、中国武术散打协会、中国射箭协会等分别在白沙设立训练基地。

目前基地已累计接待国家攀岩队以及古巴拳击队、俄罗斯拳击队、瑞典散打队等13支队伍以及各省队冬训训练队伍284支超6500人次。海南家国文化体育有限公司经理杨治介绍。

2024年,出征巴黎奥运会的国家队斩获3金6银4铜的好成绩,其中中国拳击队已连续5年在白沙集训,在巴黎奥运会上斩获3金2银,实现中国女子拳击金牌零的突破。

除了迎接来自国内各地的运动员,这里也成为面向公众开放的文体中心。拳击馆、摔跤馆等多个专业训练场馆,攀岩场地及室外篮球场、网球场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专业化的健身设备和场地。

杨治提到,自2018年白沙文化体育运动中心建成投用以来,通过举办赛事累计接待游客410.9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24亿元。

整合资源 旅游升级

集雨林度假、黎乡风情、茶旅体验于一体,白沙县建设全省首个环热旅游公路上的复合型旅游驿站——白沙大院。

“白沙大院”项目位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搬迁第一村新高峰村的东面,项目总投资约8600万元,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机制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

省发改委派驻新高峰村第一书记陶艮坤介绍,白沙大院将成为全省首家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上的集雨林度假、黎乡风情、茶旅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型生态旅游驿站,为游客提供独具特色的深度旅游体验。

据了解,该项目投入运营后可提供30个就业岗位,村集体通过土地入股模式每年可获得20多万的分红,将成为展示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重要窗口。

与此同时,白沙围绕“驿站+非遗体验”,常态化开放白沙展示馆、民族博物馆等沿线文化场馆,用数字化技术和空间,作为白沙文化展示和传播的平台,讲好黎苗文化故事。

“未来,白沙将串联白沙大院驿站、白沙展示馆、民族博物馆等节点,形成文化体验线路。”白沙黎族自治县旅文局副局长孙秀霞提到。

2024年,白沙全县茶旅综合收入突破8000万元,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率提升至39%,走出了一条具有海南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如今的黎乡白沙,晨雾中的茶山与晚霞里的黎锦相映成趣,陨石坑茶园飘香,雨林驿站游客纷至沓来。这片生态沃土正以"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生动实践,谱写乡村振兴的绿色篇章。

责任编辑:孙海天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