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头茬南美白对虾提前30天“跃”上餐桌
人民日报客户端新疆频道李亚楠2025-07-04 01:48
视频:张童桐 华丽 刘昊清 司梦扬
近日,昌吉市通过温棚土池养殖模式,头茬南美白对虾提前30天上市,预计可实现一年养两茬,为当地渔业发展带来新突破。
7月2日,新疆鑫成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迎来了南美白对虾丰收季,这批4月投放的头茬85 万尾虾苗,经过80余天生长后,较往年提前30天开捕 ,“抢鲜”上市,即将销往乌鲁木齐、昌吉等地的市场。
南北白对虾存活、摄食及生长的适宜水温为28~30℃,在北方地区,以往受限于气候,适宜在5月至9月进行外塘养殖,一年基本只能收获一茬。新疆鑫成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有500亩、20个水塘,今年通过温室大棚反季节养殖的方式,为6个虾池上搭建着6米高的小拱棚进行试验,保证了春秋季节的池塘水温,搭建拱棚后各个虾塘实现有效隔离,还可以杜绝病害在虾塘之间的相互传播,降低养殖风险解,一年可以收获两次对虾。
新疆鑫成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成亮介绍:“按照新模式,我们第一茬在4月放85万尾虾苗,7月上市,单池亩产值在1.5万元左右;第二茬在7月下140万虾苗,10中旬上市,单池亩产值在2万元左右。”
目前,昌吉州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达3000余亩,预计年产量1000余吨,总产值5000余万元,已发展成为全疆南美白对虾养殖的主产区。近些年,昌吉州积极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先后引进罗氏沼虾、中华鳌蟹、鲈鱼、河鲈、梭鲈等名特优新品种。(人民日报记者 李亚楠)
责任编辑:阿尔达克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