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埃隆(马斯克)的关系现在怎么样?”
“他有点沮丧,近期行为很不当。”
“你和他谈过了吗?”
“我和他没有太多交谈。他曾和我一起参加竞选活动。但后来他有点沮丧,这是不合适的。”
“那怎么办?”
“我可能会考虑将他驱逐出境。”
一个是总统,一个是首富。自5月底马斯克从“政府效率部”(DOGE)离职至今,俩人的关系从蜜月期急剧下滑,几乎没有缓冲,就告别体面,公开决裂,又从缓和反转进入激烈“互撕”。
美联社评价,这对昔日兄弟就像SpaceX的火箭,充满动力、一飞冲天,然后——炸了。
特朗普与马斯克(图源:外媒)
一
时间回到一个多月前的5月底。
彼时,特朗普在白宫举行新闻发布会,欢送DOGE负责人马斯克。他手持一把金色的白宫钥匙,赠予这位“真正特别的人”,还说会推动DOGE削减政府开支政策永久化;马斯克客气一番,说将继续作为总统的“朋友和顾问”提供建议。
尽管DOGE目标没咋实现,马斯克的政治生涯也草草结束,但这告别,也算体面。
没曾想6天后,俩人就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撕破脸。马斯克炮轰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令人作呕”,是“忘恩负义”——这显然是指竞选期间马斯克为特朗普砸的近3亿美元了。
特朗普哪受得了这个气?立马回击:马斯克对总统极不尊重,已经疯了!
虽然经过一些调解,俩人的爆脾气有所收敛,但随着“大而美”法案进入参议院投票环节,“互撕”二番战又来了。
马斯克连发数十条帖文,说支持“大而美”法案的议员应该羞愧,倘若通过,他第二天就要成立“美国党”;他还用PORKY PIG PARTY(“猪党”)暗讽共和党,称该法案将创纪录地把美国债务上限推高5万亿美元。
这把特朗普气得,7月1日凌晨怒发一帖:“到目前为止,埃隆获得的补贴可能比历史上任何人都多,如果没有这些补贴,他很可能不得不关停企业、回南非老家!”
特朗普还不忘补刀:“如果不再有火箭发射、卫星或电动汽车生产,我们国家就能省下大笔资金。或许我们应该让DOGE好好地审查此事?”“你知道DOGE是什么吧?就是可能会回头将马斯克吃掉的怪物!”
路透社说,这是全球最有权力的人和最有钱的人的争执;美联社复盘说,他们从一开始就“不登对”,俩人的年龄、背景、世界观、行事风格都不一样,唯一共同点,就是追求更大权力。
特朗普相关帖文(图源:网络)
二
这场不体面的“分手”,“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是导火索。
这个法案,其实是2017年特朗普第一任期《减税与就业法案》的延续和升级。原法案预计今年底到期,新法案及时补位,以延长特朗普政府力推的大部分减税措施。
法案文本长达940页。投票时,民主党人要求逐字逐句念完全文,读了整整16个小时。
法案内容上,有增有减,主打一个与民主党政府背道而驰:减的是税率、新能源补贴、医疗、福利补助;增的,则是军费和边境安全支出。
马斯克为啥对“大而美”深恶痛绝?
明面上是直接利益损失。“大而美”法案将取消拜登政府推出的多项绿色能源补贴,包括对电动汽车的税收抵免。摩根大通分析,这可能会给特斯拉造成每年12亿美元的损失,约占其2024年营业收入的17%。
但马斯克不承认,他说不是为了自己,“我所要求的只是不要让美国破产”。
暂不论巨额损失带来的“肉痛”,该法案新增的庞大政府支出,的确让马斯克曾牵头的DOGE成了一场空。
无党派的联合税务委员会预计,“大而美”将令美国政府收入未来10年减少4.5万亿美元;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法案将导致美国未来10年的赤字增加近3.3万亿美元。
用马斯克的话说,支持该法案的议员都是骗子,他们在竞选时承诺削减政府开支,转头就投票支持史上最大的债务增长法案。
马斯克发帖威胁将支持法案的议员头像做成讽刺海报,并在中期选举党内初选阶段传播。图源:网络
有人说,特马二人“因利而聚,利尽而散”。
想当初,马斯克希望通过为特朗普造势勇闯华盛顿,进而减少政府对科技企业的监管、获取利益;特朗普则摆出团结硅谷精英的形象,扩大选民基础。
后来呢?DOGE成效不彰,引来各界批评怒潮,马斯克和班农、纳瓦罗等一众MAGA保守派吵得不可开交。眼见“棋子”无用,还可能搅动漩涡,白宫立马将马斯克边缘化,顺便拿DOGE当作一系列政策失误的替罪羊。
马斯克离开后,华盛顿就能风平浪静吗?
当然不。“大而美”法案推进过程中,就有不少名场面。有共和党议员临阵倒戈,说要放弃连任;民主党人玩拖延,搞马拉松式朗读法案、无休止辩论;第一轮众议院投票、参议院投票,都是一票之差惊险过关,现在两党领导层都在拼命催本党议员按时参加第二轮众议院投票——因为,一人缺席,就可能改变法案的命运。
在美国政治极化和社会撕裂愈演愈烈的当下,特马二人的“分手大戏”,搞不好会变成“肥皂剧”。只不过,实际受法案影响而损失最大的人群——失去医保、困于就业、苦于物价上涨的美国普通民众的声音,往往无人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