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我在这副眼镜里看到了哥哥姐姐们学习生活的东南大学,那儿可真漂亮啊,希望有一天我也能真正走进东大,和哥哥姐姐们成为校友……”
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禾丰镇的尧口希望小学,一场名为“小眼睛,大世界”的科普知识讲座点燃了孩子们的期待和热情。来自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张宇宁教授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为希望小学的同学们打开了理解新型显示技术的窗口。
不久前,张宇宁教授团队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偏振体全息光波导AR眼镜——“云雀”。这次,他将这项前沿科技产品带到了同学们面前,借助“云雀”,同学们得以身临其境,“云游”东大校园。这场零距离的科技体验,让探索科学奥秘的创新之光洒满了孩子们的心田。
更让人倍感振奋的是这项科研成果正是在江西这片红色沃土之上实现了技术转化,消费级产品即将在吉安量产。吉安市井冈山经开区与东南大学紧密合作、攻坚克难,携手推动了首个新型显示技术国家标准验证点、电子信息研究院等实体机构的建设,为新型显示技术成果落地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研发环境。
张宇宁教授表示,研究团队始终秉持科技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探索科技赋能教育的新模式,致力于让创新成果在推动乡村振兴、赓续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实践中发挥更大价值,未来计划依托裸眼3D显示等多种新型技术,把赣南丰富的红色资源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记录与数字化呈现。能够有这次机会带着最新成果走进希望小学,他无比珍惜,期待这颗科技的星星之火,在孩子们的心中可以燎原。
本次讲座是“赣宁同芯、筑梦同行”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也是实践团队与于都结缘的第三年。三年来,东南大学电子学院的师生们与于都长期开展红色研学、暑期支教、图书捐赠、书信往来等多项活动,情谊相连,心意相通。东大师生们也见证着于都学子的成长成才,今年中考成绩揭晓后,许多曾经参与支教交流的孩子们纷纷写信报喜,与东大师生分享考上理想学校的喜悦。
这个夏天,“赣宁同芯、筑梦同行”实践团队带着“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初心,和前沿科技成果反哺基础教育的愿景再次来到赣南大地,为希望小学的同学们开设科普、实验、绘画、舞蹈等相关课程,并邀请学者大咖、杰出校友为带来前沿科普讲座。值得一提的是,团队中2024级博士研究生的朱睿祺正是于都籍学生,她振奋地说:“能够重返家乡,将所学所知与尧口希望小学的同学们分享,作为于都儿女,我深感自豪和骄傲。通过实践活动,让弟弟妹妹们插上‘云雀’的翅膀,在科技创新和产业革新的广阔天空,展翅翱翔。”
审签:叶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