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国界的救助!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医者助“巴铁”重获行走能力
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洪秋婷郭翠萍2025-07-16 09:25

深夜的广州,救护车急促的鸣笛声划破夜空。38岁的巴基斯坦女性患者法蒂玛(音译)因车祸被紧急送医,右下肢25cm×15cm 的皮肤软组织撕脱伤触目惊心。

初到中国便遭横祸,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的她陷入绝望,而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的手足显微烧伤外科团队用34天的坚守,完成了一场跨越国界的救治,让她重新站立行走,更让中巴友谊在生死之间愈发醇厚。

出院时,患者一家和接诊医护团队合影留念。

生死时速:跨国救援的“中国效率”

4月底的深夜,急诊室的抢救灯骤然亮起,法蒂玛右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伴随组织毁损的伤情,让医护人员心头一紧,稍有延误,就可能影响她未来的行走能力,甚至存在截肢风险。手足显微烧伤外科团队当即开通绿色通道,为破解语言障碍,医护人员采用简单的英语口语交流,同时借助翻译软件辅助沟通。在多方努力下,从接诊到完成手术前的全流程准备仅用了90分钟。第一次手术持续至凌晨,团队精准修复了创面,为后续治疗打下基础。

三次攻坚:医术护航的生命博弈

由于法蒂玛的皮肤软组织毁损严重,术后伤口出现感染致皮肤坏死,渗出物持续增多。“不能让她带着遗憾离开中国。”刘文豪主任带领团队两周内连闯两关:清创 VSD 手术通过负压引流清除坏死组织,让新生的肉芽组织生长出来后,行游离皮片移植术成功修复感染创面。三次手术累计约7.5 小时,每个细节的处理都影响到伤口的愈合,每一针缝合都凝聚着医务人员的心血。

术后中医特色疗法同步发力,穴位按摩与中药熏洗加速了愈合,让法蒂玛的丈夫由衷惊叹:“中国医术太神奇了!”

温情跨越:病房里的无国界关怀

“护士每小时就来查看一次,用简单的英语及手势问我疼不疼?” 法蒂玛通过翻译软件回忆起住院时光,满是感激。刘文豪主任的微信里,存满了与患者的沟通记录,从“她需要多少天换药一次?”的咨询,到“谢谢你们的努力!”的感谢,字里行间都是信任与认可。

这份用心换来了最真挚的回馈:三张意见卡上,“服务很棒”“环境极好”“像家人一样” 的评价朴实而滚烫。出院那天,当法蒂玛拄着拐杖站起来时,她用刚学会的中文反复说着 “谢谢中国”,泪水浸湿了口罩。

出院后,手足显微烧伤外科医院江烨仍坚持每2天亲自给法蒂玛换药,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经过两个多月的共同努力,法蒂玛的伤口终于完全愈合,得以自由行走。这场救援,不仅是医术的胜利,更是中巴“铁杆”情谊的生动注脚 —— 当生命与善意相遇,国界与语言,从来都不是阻碍。

责任编辑:洪秋婷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