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至7月17日,云南曲靖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优牧有我在,科技新农人”实践队深入曲靖市会泽县驾车乡光头村,开展高质量牧草种植,入户调研当地村民养殖情况,科普宣传优质牧草种植的相关知识。
为积极响应云南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曲靖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依托设立在光头村的科技小院平台,组织实践队在此开展系列科技助农活动。 选择光头村,正是看中了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其成为开展牧草种植实验的理想之地。
此前,依托科技小院平台, 实践队已在当地建立了面积为5亩的豆禾混播实验样地,并在当地村委与村民的协助下完成了样地翻耕、整理和初次播种。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培育,实验样地中的牧草生长状况喜人,豆禾混播的优势逐渐显现。豆类作物不仅为土壤提供了丰富的氮素,还改善了土壤结构,而禾本科牧草则以其高产、优质的特点,为牲畜提供了充足的饲料来源。这一实验的成功,为后续在光头村乃至更广泛地区推广优质牧草种植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践队牧草样地。
入户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分组走访光头村住户,通过问卷调查、现场查看、沟通聊天等方式,对当地300多户居民进行调研,并记录整理了养殖户的牲畜蓄养情况、土地种植情况、家庭收入情况、劳动力数量等情况。了解到当地约有400余头牛、2000余只羊以及数千只鸡和鸭,畜牧业在当地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棚圈设施简陋、牧草收集与储存方式不当、养殖技术落后等。针对这些问题,实践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完善棚圈设施并定期清理粪便,注重环境卫生;牧草收集后捣碎喂养,降低牲畜咀嚼难度;牧草即收即喂,减少养分流失,防止浪费。
在入户调研的基础上,实践队还依托前期实验基础,进一步开展了样方调查、土壤样品采集等一系列科学实验活动。通过测量牧草高度、收集实验样品和实验数据,团队成员对豆禾混播的效果有了更加直观和科学的认识。
为了将这些宝贵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践队在村委会广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讲座。讲座内容涵盖了科学种植牧草的重要性、豆禾混播的优势、养殖技术的改进等多个方面。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实例分析,村民们对科学种植养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此外,实践队还精心准备了科普宣传单,发放给每一位参加讲座的村民。宣传单上不仅详细列出了科学种植养殖的要点和注意事项,还附带了实践队的联系方式,方便村民在后续种植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及时咨询。为了增加科普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实践队还策划了科普知识有奖问答环节。通过风趣幽默的题目和实用的小奖品,吸引了更多村民参与其中。村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科学种植养殖知识,提高了对科技助农的认识和兴趣。
科普讲座结束后,实践队与村民们一起举办了热闹有趣的联欢活动。活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村民们与实践队成员载歌载舞,共同庆祝这次意义非凡的科技助农活动。通过联欢活动,不仅增进了实践队与村民之间的感情联系,也为后续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