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大学红树林间开讲“船上的思政课”
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2025-07-18 23:25

绿意盎然的盛夏,青春实践的脚步正深入南粤大地。广东海洋大学“循足迹•悟思想•践担当”石榴籽共绘绿美南粤实践团,一支汇聚了维吾尔族、哈尼族、满族、瑶族、壮族、汉族等多民族大学生组成的队伍,近日走进湛江麻章区金牛岛红树林保护区。在这里,一场别开生面的“船上的思政课”在碧波红林间展开。

团队成员观察鸟类栖息区。

红船课堂悟思想,民族团结植心间

在金牛岛蜿蜒的水道上,一艘载满青春求知脸庞的船只,成为了移动的思政课堂。实践团师生选择在这片生机勃勃的“海上森林”旁,开讲了一堂沉浸式的生态文明思政实践课。课堂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广东的生动实践。船行碧波间,理论变得触手可及。维吾尔族学生阿依努热·阿卜力克木提感慨道:“这堂课太特别了!在红树林的怀抱里,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守护好这片绿色,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船上的交流热烈,不同民族的学子们分享着各自家乡的生态故事与保护经验,民族团结的种子在这片生态绿洲上悄然萌发。

湿地观测探奥秘,红林飞鸟映生机

思政课后,实践团成员们迅速投入科学实践环节。他们深入红树林滩涂,架起望远镜,拿起记录本,在专业指导下开展细致的红树林生态系统观测。从错综复杂的支柱根、呼吸根,到林下丰富的底栖生物,学子们近距离观察、记录红树林独特的生存智慧和强大的生态功能。鸟类观测是当日的亮点。成群的白鹭在红树林上空和水域间自由翱翔、觅食,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生动画卷。通过观测,成员们详细记录了鸟类的种类、数量和行为,深刻理解了红树林作为鸟类关键栖息地的生态价值,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有了切身体会。

绿美宣讲聚共识,调研问卷汇民智

实践团成员们化身“绿美广东”生态宣传员。他们在基地周边及社区,热情地向游客和居民发放精心制作的红树林保护宣传册。学子们结合自身的观察和所学知识,耐心讲解红树林的生态价值、面临的威胁以及保护的重要性,呼吁大家共同守护这片珍贵的“海岸卫士”。同时,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公众对“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认知与期待,实践团精心设计了调研问卷,广泛收集民意。问卷内容涵盖生态保护意识、对绿美广东行动的知晓度与满意度、参与意愿等方面,旨在为后续提炼“广东模式”、建言献策积累第一手数据。

责任编辑:李纵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