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东坪:云端落地乡土 教育接力暖心
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南频道龚娇官明俊2025-08-01 15:21

7月,湖南省安化县东坪镇崇阳观村,知识的清泉正在浸润乡土。在村委大楼内,长沙理工大学10名大学生志愿者与70名留守儿童共同谱写着“夏日约定”的教育篇章。这场为期14天的暑期教育实践,不仅是琅琅书声与欢声笑语的交响,更是东坪镇创新“云端+乡土”教育模式、深化校地合作的生动注脚。

支教现场。 陈骖月摄

云端落地:从虚拟课堂到乡土深耕

东坪镇创新乡村教育新路径,将“云端”线上教学与“乡土”线下实践深度融合,一方面组织青年干部、优秀教师等志愿者每周赴偏远教学点开展“种子计划”送教下乡,另一方面链接高校资源推出“云辅导”“线上晚自习”等服务,为乡村困境儿童提供课业辅导。今年来,相关线上服务已覆盖超150人,服务时长超600小时,并精准对接长沙理工大学,以超75%的筛选率组建“崇阳观支教队”,让云端的教育力量走进现实课堂。

乡土滋养:双轨并进的文化播种

支教过程中,志愿者们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将70名孩子分为大、中、小三个班级,每日安排7节课,课程设置兼顾基础与兴趣。基础学科方面,语文、数学、英语课程贯穿全程,着力巩固孩子们的知识根基;兴趣课程涵盖美术、音乐、体育等,让孩子们在多元体验中释放天性。团队结合崇阳观村地方特色研发民俗课,通过鱼拓、油纸伞制作、传统剪纸三门非遗课程,助力本土传统技艺传承。

学生非遗手工作品展示。 陈骖月摄

爱的共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

这场始于云端的奔赴,背后是整座村庄张开的温暖臂膀。通过“校地合作”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镇-村-校”三方联动构筑起全链条支持体系。村委化身坚实后盾——协调物资、抢修电路,村支书“再难也要装风扇”的承诺掷地有声;村民开货车奔波9公里运送课桌,家长送来满筐时蔬的关怀暖胃更暖心......乡土用最质朴的方式托举着希望。

离别时孩子们仰着脸问:“老师,明年还来吗?”这声追问胜过千言万语——它揭示着乡村教育的真谛:让“支教”变为“扎根”,让“离别”孕育“重逢”。当知识星光与乡土烟火持续交融,那些曾被群山遮挡的视线,终将既望见世界辽阔,又读懂故土深情。

据悉,今年暑假东坪镇还联系了湖南科技大学,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在辖区内村庄开展暑期支教活动,这些年轻学子带去的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希望的播种。未来,东坪镇将持续开展各类文化教育活动,借力高校优质资源助推乡村教育发展,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力量。

责任编辑:杨迅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