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2025年中草药囊泡研究与应用全球学术会议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由中草药囊泡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承办,吸引了全球近十个国家和国内各地的学者、媒体前来参与,大家一起探索中医药现代化的新路子。
大会现场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主任、中草药囊泡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草药囊泡研究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可伟介绍,中草药囊泡的个头只是一个细胞的千分之一,属于纳米级别,中草药细胞外囊泡具有在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作用,它就好比是“快递小哥”,在细胞间运送溶性蛋白、脂质和核酸等“货物”。对于中草药来说,囊泡运送的重要货物之一就是中草药中的“有效活性物质”。和普通的中药汤剂相比,能显著提高中草药细胞外囊泡被组织细胞摄取内化的效率。由于囊泡个头小,加之有稳定的双层膜结构,可以保护负载的货物达到疾病靶组织等,因此中草药囊泡可以作为药物递送载体治疗疾病。
围绕药用植物囊泡这一焦点,本次学术会议聚集了国内顶尖的中草药囊泡研究学者和欧美专家。通过多样的论坛,大家分享高水平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合作,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以及现代化、国际化发展。
清华大学药学院教授、全球细胞外囊泡网络亚太区联络员尹航指出,中医药是我们国家文化瑰宝,也面临着传承和创新等问题,细胞外囊泡作为一个细胞间通讯的平台技术,为我们中医药产业升级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在全球细胞外囊泡蓬勃发展这个大浪潮之下,我们需要在法规、政策、原料供应等方面进行很多国际合作,和同行一起推动我们领域的发展,力争让中草药细胞外囊泡为中药产业升级和国际化开辟新路径,能让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跨界融合。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草药囊泡研究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樊俊兵也分享了看法。他介绍,水果我们老百姓经常吃,它们富含很多活性成分,包括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剂等等,所以果蔬囊泡在口服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上更有优势,未来在口服药物递送系统、功能性食品开发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据了解,本次大会上,国内外专家分享了20多种常见中草药和果蔬(如大蒜、姜黄、黄芪,柠檬,西柚,橙子)的囊泡在保健、疾病治疗、护肤等领域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