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矿井的轰鸣之下,潜伏着足以瞬间摧毁巷道、吞噬生命的“隐形炸弹”——煤矿冲击地压。随着我国煤炭开采深度不断加大,这一灾害的频发性和破坏性日益凸显,已成为威胁矿工生命安全、制约矿井高效开采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如何精准预警、有效防治冲击地压?如何在智能化浪潮中筑牢深部开采的安全屏障?解决这些问题,刻不容缓!
大会现场
大会开幕式
在此背景下,8月8日至11日,第六届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学术大会在能源重镇内蒙古鄂尔多斯召开。大会以“大型矿井深部煤层冲击地压智能安全高效开采”为主题,旨在汇聚顶尖智慧,总结交流最新成果,探索前沿理论与技术,加速智能装备推广,为智能矿山建设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中国工程院院士、辽宁大学党委书记、大会主席潘一山主持开幕式并做特邀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辽宁大学党委书记、大会主席潘一山主持开幕式。多位重量级嘉宾为大会致辞,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高士岗,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出席开幕式。在致辞环节中: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山安全学会会长黄玉治强调,灾害超前防治是根本,超前预警是关键,解决实践难题是核心方向。他指出当前工作成效显著但仍存不足,需在强化防冲措施、实现可防可控、解决工程实际难题上持续发力。
全国政协委员,应急管理部原副部长,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原局长、中国矿山安全学会会长黄玉治致辞
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主任王显政肯定了大会对推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意义。他总结了我国防冲主要成果,强调需拓展研究领域,聚焦“深”“高”挑战,并号召行业坚定信心,推动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与科技创新,以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
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原会长、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主任王显政致辞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马世志介绍了中煤集团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使命担当,以及在鄂尔多斯深部开采冲击地压防治、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关键技术攻关方面的实践。他表示中煤将借大会契机,深化产学研用融合与成果转化。
中国中煤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马世志致辞
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张建明、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工委书记杨军、鄂尔多斯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马保荣也分别致辞。张建明表示学会将构筑平台、贯通链条、培育人才,为实现“零冲击”目标提供科技支撑。杨军指出防冲形势依然严峻,需携手推动防治水平实现新跨越。马保荣期待大会智慧助力解决鄂尔多斯深部开采核心难题,推动当地煤矿安全高质量发展。
大会合影
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及煤矿企业的众多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齐聚一堂,共襄盛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作特邀报告
会议学术氛围浓厚,成果丰硕。王国法院士、潘一山院士等专家带来了《冲击地压煤层无人化开采的研究方向与路径》《采煤工作面巷道发生冲击地压的临界应力研究》等12场高水准特邀报告。高效组织了57场高水平学术报告,深入探讨了冲击地压机理、监测预警、防治技术等关键问题。创新性地开展了 “一对一”专家解答,针对13项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现场真实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同时举办了 解决方案竞赛,征集并评选了针对13项冲击地压预测防治真实问题的优秀方案。会议期间,同步完成了煤矿冲击地压机理与防控技术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重点实验室真实问题基金项目与中国中煤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程研究中心基金项目的现场评审。
真实问题专家咨询会现场
大会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评选出 “标杆论文”及“标杆技术”各1项。真实问题解决方案竞赛中,评选出 “最佳方案”3项、“优秀方案”10项。正式 发布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重点实验室真实问题基金项目立项名单20项。院士、专家为获奖团队和个人颁发了荣誉证书。大会直播吸引了累计8.9万人次在线观看。
大会颁奖环节
本次会议是智慧的交锋,更是责任的集结。面对深部开采带来的严峻挑战,从超前防治到智能预警,从理论突破到技术攻坚,大会擘画的路径清晰而坚定。当“零冲击”的目标被再次重申,它不仅是一个技术愿景,更是对矿工生命安全最深切的承诺。向地球深部要能源的征程,安全始终是不可逾越的底线。这场攻坚战的号角已然吹响,留下的思考是,如何让前沿的智慧更快地穿透岩层,照亮矿井深处,将承诺转化为守护生命的坚实屏障?
大会闭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