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护航 筑梦北疆 内蒙古工业大学实践团走进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孔德豪2025-08-15 07:42

这个暑期,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法治护航党支部牵头组建“法治护航 筑梦北疆”——助力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红色法治提升工程实践团,团队中有来自人文学院法学、社会工作、民族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也有自治区政府立法专家库专家、自治区民委民族工作专家库专家,他们与鄂托克前旗司法局共同开启了一场红色法治提升工程实践之旅。

IMG_256

图为实践队员整装待发校园合影

一次精神的洗礼:体验红色文化

在鄂托克前旗档案史志馆,他们穿越时光,探寻这片土地的法治发展脉络;在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他们重温革命先辈的法治奋斗历程;在三段地革命历史纪念馆、城川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站陈列馆,他们学习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在阳早寒春三边牧场陈列馆,国际友人的红色故事让大家深受触动;在上海庙光伏产业基地,大家看到法治与科技、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在草原村排馆,他们领略独特的草原村排文化,通过排球友谊赛增进了彼此的情谊。在红色文化体验中,实践团深入挖掘红色法治元素,也被一场场红色故事深深感动。

IMG_257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学习红色文化,探寻红色法治脉络

一次知识的充实:学习基层调解

实践团先后前往城川镇司法所、上海庙镇司法所、敖勒召其镇司法所调研学习,通过调解员工作案例分享,大家不仅学习到了基层调解的有效方法和实践经验,也深深认识到基层调解在法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更加深刻感受到基层司法工作者的艰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在新矿内蒙古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实践团被企业的“和”文化所触动,学习了企业基层调解工作和网格员运行机制工作经验。

IMG_258

图为实践队员深入基层司法所、企业所调研观摩学习

一次技能的提升:创新社区普法

实践团成员深入开展“法宣最后一公里”活动,他们走进上海庙镇马兰花社区、敖勒召其镇赛罕社区面向广大社区居民进行宪法、民法典宣讲,他们更是创新推出“板凳普法”模式,将课堂讲解延伸到室外活动场所,吸引更多的居民前来学习并积极参与知识问答,现场气氛热烈,不仅使广大居民的法治意识得到提升,也使得实践团大学生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提升。

IMG_259

图为实践队员开展社区普法宣讲

红色法治共谋划,学思践悟谈感想

总结交流会上,实践团专家与司法局相关负责同志结合本次实践体验,就如何有效挖掘红色法治元素,完善鄂托克前旗红色法治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进行深入研讨,为后续工作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践团同学们畅所欲言谈感想谈收获,法学专业学生赵翼驰说到:“这次的鄂托克前旗红色文化体验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任何境遇下坚守信念、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内核,正是我们投身基层沃土、服务社会、建设家国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之源。作为一名法学学子,这段实践经历如同一次深刻的职业洗礼,红色基因的传承坚定了我们的信念,社区居民对法治的热切期盼,更让我们明晰了肩上的责任,我们立志要努力成为一名有担当、有温度的法律人,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IMG_260

图为实践团专家研讨、队员总结交流

返程途中,他们所乘列车因暴雨延误近五个小时,但他们的实践热情依然没有减退,在候车大厅继续开展普法调研,内蒙古工业大学一群普法青年的身影活跃在鄂尔多斯站。凌晨三点,他们安全返回,大家都感到这是一次难忘而美好的实践经历。

IMG_261

图为实践队员开展普法调研

本次实践活动圆满收官,但内蒙古工业大学与鄂托克前旗的红色法治实践才刚刚开始,双方将携手共进,在法治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共同筑就北疆的法治梦想,书写更多的红色法治故事!

责任编辑:张枨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