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科(右一)为鼻部歪曲患者实施“鼻息肉切除术+鼻中隔成形术+歪鼻畸形截骨成形术”前,认真查看医学影像图片。
王 伟摄
湖北医生郭科,决定把自己的3年人生交给新疆。
2023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副院长郭科,来到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简称“博州人民医院”)担任党委副书记、院长,开始为期3年的援疆生涯。
他要治病救人。皮肤恶性肿瘤切除修复术、面瘫阔筋膜悬吊术、I型神经纤维瘤病切除术……2年做了300多台手术,都是填补当地空白的新技术。
他要传道授业。皮肤科年手术量从112台增加到800台左右,神经外科掌握晚期面瘫等罕见病的系统治疗,病理科、康复科、精神卫生中心逐步建起来了。
他要推动改革。以全面预算管理,推动医院经济活动规范化。科学调整三定方案,提升医院管理效能。推进医院绩效改革,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带领团队开展多项高难度手术,减少患者外出就医成本
2024年10月,博尔塔拉州的牧区,出现了国家巡回医疗队(武汉协和医院)医生们的身影。
“郭院长,您去看看牧民老哈吧,他这病可太受罪了。”当地干部介绍,因高位截瘫长期卧床,牧民老哈身患严重臀部压疮,创面深大,感染严重,多次求医都没治好,已经放弃治疗了。
郭科上门诊断后,用自己精湛的医术让患者重拾了战胜病魔的信心。回到医院,郭科组织骨科中心讨论,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亲自主刀完成了复杂的“臀部创面清创术+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术”,解决了困扰老哈多年的顽疾,也填补了严重骶尾部压疮治疗的博州空白。
另一位牧民老依,也是郭科在义诊时发现的患者。“他的情况是早期唇癌,及时治疗还有痊愈的可能,拖下去极有可能转移。”郭科说,老依没把这“小病”当回事,医院医生反复做了2个多月的工作,才把他请上了手术台。
“以前这些手术在当地无法开展,患者只能千里迢迢去外地就医。”博州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马依拉说。“郭科院长不仅通过这些新技术填补当地空白,还将‘授人以渔’的理念贯穿始终。他亲自带领团队开展多项高难度外科手术,通过严格的手术带教、系统的理论授课、深入的病例讨论,为我们打造了一支潜力巨大的年轻外科医师队伍。”
“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一批又一批湖北援疆医生跟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一听到医生的湖北口音,就展现出一种淳朴的无条件的信任。这也成为我们努力工作的使命感、荣誉感和幸福感。”作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的郭科说,他尽可能多做手术,减少患者外出就医的时间和经济成本,2年来主刀手术近300台。
提升医院管理效能,绩效改革和科室建设激发干事热情
“要真正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光靠个人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管理上破题。”郭科说,来到博州人民医院,他深入临床、行政、后勤各部门,摸清家底,理清思路。
首先是大力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在他的主导下,医院修订完善了39项规章制度,优化了22项管理流程。精细化的预算编制、严格的成本控制和科学的绩效评价,让医院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有效实现了“开源节流”。自2023年7月至2025年5月底,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为医院累计节省资金已达4764万元。
钱要管好,人更要激活。
郭科推动落实的绩效改革方案,彻底打破了“大锅饭”。工作量、手术难度、患者满意度都化为医护人员实实在在的回报,激发了全院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
“‘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通过严格考核,更加偏向临床一线。这份绩效改革方案在全新疆都是比较前沿的。”郭科说,要推动改革,首先就要推动当地管理者思想上的转变。他组织医院100多名中层干部到武汉轮训,让大家看看内地先进医院的模式,统一了思想,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
同时,在湖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指导下,郭科团队制定了《博州人民医院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医院与湖北顶尖医院建立了18个重点学科的深度帮扶合作,两批次共26名援疆专家通过师带徒培养各专业技术骨干。
两年来,医院普外科获批国家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骨科和神经外科分别获批自治区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开设心理健康门诊,精神卫生科重症精神病患者救治能力大大提升;病理科和康复科业务范围显著扩大,技术水平明显提升,为全院临床科室提供了兜底保障。
2024年,医院以优异成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复审,医改核心指标全面向好。
一升一降间,医院整体运行情况明显向好
援疆,是郭科无悔的选择。心底唯一的不舍,来源于对亲人的愧疚。
“一开始,家里人是不同意我来的。是我给他们做工作。我说你们看,这些年一批又一批人来戍边、来支边、来建设新疆,把戈壁滩上的地窝子,建成如今花园一般的现代城市。他们把苦都吃完了,我来吃不了什么苦,但是要为这些吃过苦的边疆群众献出自己的一份敬意和心意。”郭科说。
来了以后,郭科定期和正在上初中的儿子视频,跟他讲新疆的故事、博州的故事、自己的故事。“现在我们约好了,等我援疆结束,要一起自驾旅游,走遍天山南北,好好看看美丽的新疆。”郭科说。
新疆是大有可为之处。郭科说,刚来的时候,总担心工作的进展不能达到预期。但是现在,全院同心,许多改革任务和发展任务都提前完成。
尤其在人才方面,在引进外来英才的同时,医院本土也培养了两名“天山英才”,3名“天山英才”青年拔尖人才。以知名专家陈向东、肖辉、田峻、肖骏等命名的教授工作室相继揭牌落户。
医疗水平大幅度提升,也提升了医院的吸引力。“今年招聘医疗业务骨干,我们引进了12名硕士研究生。作为新疆地州医院,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郭科说。
“目前,我们正在举全省之力开展‘组团式’医疗援疆,22家部省属三甲医院‘院包科’支持博州人民医院打造区域性医疗高地,帮助五师医院建成北疆唯一的肿瘤放疗中心,湖北两个案例入选自治区‘组团式’医疗援疆十佳案例,系援疆省市唯一。”湖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程坷说。
在这些帮扶下,博州人民医院区域性医疗高地建设初见成效。2024年与去年同期相比,手术台次增长2.55%,医疗服务性收入增加4.38个百分点。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减少995.16元,平均住院日减少0.55天。一升一降间,医院整体运行情况明显向好。
郭科说,他想给当地群众留下一座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