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沈阳建筑大学“聚焦绿色发展,共筑生态新篇”实践团赶赴辽阳市罗大台镇开展实践活动,以专业背景为支点,重点探寻农业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路径,用青春智慧助力乡村绿色发展,以担当作为展现新时代环境人的青春风采。
实践团首站走进“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罗大台镇樊家屯村。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樊家屯村文明乡村治理积分制的管理模式,品尝了樊家屯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食药菊花茶和牛奶鲜食玉米,并与该村建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在鲜食玉米种植基地,实践团成员考察冷库运营、与种植户田间交流,化身新锐“主播”,用镜头为樊家屯村鲜食牛奶玉米拓宽销路,注入青春活力,并为樊家屯村制作了《鲜食玉米推介视频》。
在罗大台镇土岗子村,实践团成员在村头巷尾,拿着精心制作的宣传海报,为村民讲解秸秆还田的好处;结合生活案例,讲解节能技巧,倡导垃圾分类;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村子中的生活垃圾统一放入家门口的回收桶内,有专人每天两次集中收集处理,生产垃圾主要以牲畜粪便为主,村子没有对其进行回收处理,粪便直接用于农田。大部分居民的生活污水处理采用分散式处理,每户污水回用田间,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部分人家已经配备了马桶。随后,实践团来到隆丰农业产业基地,了解生态农业模式,探访为农服务窗口,了解有机种植与资源循环利用的情况。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根据调研结果撰写了《罗大台镇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在辽阳冀东水泥有限公司——绿色节能车间,实践团成员实地参观了工厂的绿色生产流程,了解了每一部分节能改造后的能效。在中央控制室内,水泥厂固有的“烟尘弥漫”印象,被眼前的“数据森林”与“智能操控”刷新。 同时,实践团成员参观了辽阳市河东新城污水处理厂,全流程调研了污水的处理流程,整个处理过程通过中控系统精准调控,在去除污染物的同时注重资源回用和臭气控制,体现了环境效益与运行效率的平衡。
在罗大台镇政府内,实践团成员化身环保使者,面向各村代表精心策划并开展“绿色·低碳·环保”主题宣讲。当抽象的“双碳目标”具象为随手关灯、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的日常选择,村民们的可持续生活的意识便悄然觉醒。实践最后,实践团结合调研结果对樊家屯村鲜食玉米产销体系,农村污水模块化处理、环保理念差异化宣传三方面提出建议。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通过"实地调研+精准讲解"的模式,让环保理念从抽象概念变为具体行动,从校园课堂走进田间地头。这场绿色之旅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专业支撑,更需要青春力量。同学们纷纷表示,未来将以更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更饱满的服务热情,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征程中书写属于青年一代的绿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