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0℃“热土”上实践 天大学子在中东探索“中国建造”
今晚报2025-08-25 00:52

  日前,天津大学与天津市建筑业协会联合成立的“砼心筑梦·丝路领航”实践队,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与沙特阿拉伯开展了为期14天的实地调研。实践队由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和天津市建筑业协会牵头,精仪学院、建筑学院、材料学院、数学学院等多所学院参与。

  在中东地区,实践队深入迪拜岛跨海桥、哈勃图尔公寓、沙特萨勒曼国王知识区、吉达机场等四个项目现场,与中铁十八局集团(迪拜)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沙特)有限公司、中建六局等单位进行了多次深入座谈。天津市建筑业协会会长黑金山表示,期望通过本次调研引导青年学子深入企业一线、服务行业发展,为天津市建筑业“十五五”规划,特别是海外业务规划提供参考。

  本次调研是一次在50℃的“热土”上实践,阿联酋当地高温天气频频。

  调研中,实践队聚焦中资企业在中东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围绕跨海桥梁、高端住宅、文化园区、交通枢纽等不同类型项目,深入项目一线,实地了解企业在高温干旱、流程差异、文化多元等环境下的属地化建设与融合路径。无论是中铁十八局(迪拜)公司承建的、刷新中铁建海外超高层建筑纪录的全球最大单体公寓哈勃图尔公寓,还是中铁十八局(沙特)公司承建的中东最大飞机维保基地吉达机场维修机库,都让队员们零距离感受到“中国建造”在绿色施工、智能建造、数字化管理等方面的硬实力,更深刻体会到中资企业促进文化交流、践行属地责任的担当。

  基于项目调研,实践队与中铁十八局和中建六局企业代表围绕“智能建造本地化应用”“属地资源整合”“国际人才培养协同机制”等议题深入交流,系统学习企业在海外市场构建管理体系、推动标准对接、落实本地雇用与培训的实践经验。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中资企业“走出去”不仅是建设能力的输出,更是综合国力与文化软实力的体现。

  为深入理解属地融合与文化适应,实践队访问阿联酋中华工商总会,调研在阿中资企业发展与合作机制;拜访沙特投资部,了解当地建筑行业政策环境,探讨青年在中沙合作中的作用;走访迪拜阿法迪历史街区、未来博物馆、沙特国家博物馆、沙特国王大学等文化地标,探索海外工程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融合发展。学生负责人石立峰表示:“‘中国建造’不仅是一种品牌,更是一种使命。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实践中锤炼本领、拓宽视野、强化责任。”

  此次活动也得到了天津市住建委的细致指导,市场管理处处长华晓雷表示,希望此次调研聚焦建筑行业,深化产业、学界与协会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协同联动,为天津市乃至全国建筑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积累经验、凝聚合力。

  记者 单炜炜通讯员 焦阳初 潘广通

  图片由天津大学提供

责任编辑:李家鼎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