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芒市:党建引领校地携手 健康服务情暖边疆
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武全2025-08-27 10:40

“听说有上海的专家来乡里讲大脑的健康问题,我早早就约着老伴来卫生院等着了。”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中山乡小水井村村民郑大妈满怀期待地说道。

大妈口中的“上海专家”,其实是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头脑枫暴”师生科普实践志愿队的成员们。8月26日,他们跨越山河,与芒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总院(芒市人民医院)的医疗专家团队携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用“义诊+科普”的双轨服务,为中山乡群众送上了一场“家门口的健康盛宴”。

义诊现场:把优质医疗送到群众身边

“医生,我这膝盖疼了好几年,阴雨天更严重,您帮我看看?”中医科专家自文兴的诊桌前,68岁的景颇族老人殿大爷第一个坐下。自文兴仔细检查老人的膝盖,一边按压穴位一边询问病史,“您这是退行性关节炎,平时要注意保暖,我给您做次针灸缓解疼痛。”说话间,细细的银针精准刺入穴位,十分钟后,殿大爷试着活动膝盖,惊喜地说:“真的不那么疼了!”

诊台另一侧,急诊内科医生杨云富正为村民测血压。见75岁的刘奶奶拄拐赶来,他忙扶老人坐下:“歇会儿再测,数值才准。”杨医生熟练缠上袖带,调整血压计至心脏水平,紧盯刻度。“135/85mmHg,略偏高,不用吃药但要调理。”他画简易对照表,提醒少吃腌菜,递上印着控盐方法的健康卡,还写下手机号。刘奶奶说:“今天医生讲得真细!”

健康监测区、手册发放区、针灸理疗区……各个区域都有条不紊地运转着。截至中午12点,芒市人民医院的专家团队已为120余名群众提供了诊疗服务,测量血压、血糖70余人次。“能为乡亲们做点实事,再累也值得。”党员医生张建辉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又继续为下一位群众问诊。

科普课堂:让脑健康知识扎根边疆

“大家知道吗?睡前小酌一杯更容易睡着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卫生院的树荫下,群众们围坐一圈,一场热热闹闹的“健康科普小课堂”正在上演。“头脑枫暴”志愿队的师生们用幽默通俗的语言,结合生动案例与群众展开互动,讲解睡眠的学问、常见脑疾病的早期症状以及预防方法。

“我家老伴最近总忘事,是不是得了老年痴呆啊?”台下,72岁的刘大爷举手提问,语气里满是担忧。队员魏雨晴耐心解答:“忘事不一定是老年痴呆,很多因素都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比如睡眠不好、压力大。您可以观察一下,如果出现经常迷路、叫不出家人名字等情况,就及时去医院检查。”同时,师生们还为现场群众发放了定制化的睡眠质量评估问卷,对睡眠质量进行科学评估,给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在互动环节,师生们带着群众做“手指健脑操”,跟着节奏活动手指,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以前从来不知道大脑还需要‘锻炼’,今天学了不少知识,回家要告诉家里人。”村民赵大妈笑着说。此次科普活动,共吸引50余名群众参与,让前沿的脑健康知识走进了边疆乡村。

校地携手:书写健康惠民新篇章

“这场活动让群众既看了病,又学到了前沿的健康知识,看到他们的疑虑与担忧得到了解答而眉头舒展,我便充满信心继续推动下去,让校地联动模式在服务边疆群众一线结出累累硕果。”活动筹备者、中山乡小水井村党总支书记助理武全说。

此次“义诊+科普”活动,是芒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总院党建引领健康服务的生动实践,也是校地合作惠民的成功探索。通过党建搭台,不仅整合了市级医疗资源,更链接了高校的科研科普力量,让优质的健康服务从“纸上”落到“实处”。正如芒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总院院长黄国著所说:“我们始终把群众的健康放在心上,未来会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深化校地合作,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科普,为乡村振兴注入健康动力。”

责任编辑:李茂颖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