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多举措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人民日报客户端广西频道费贤彬​邱保华2025-08-26 16:04

8月26日,广西贺州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闻发布会在南宁召开。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贺州认真谋划实施一批重大互联互通项目。目前,全市有3条高速直连大湾区,每天往返大湾区的高铁动车超100趟次。贺州民用机场获得国家民航局预可研报告意见,桂江航道工程预计年底实现试通航。物流体系优化升级,实现快递龙头企业分拨中心“零的突破”。

发布会现场。

在提升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方面,贺州立足区位、资源等比较优势,积极深入大湾区等先进地区开展精准招商,培育了高端碳酸钙新材料等七条循环产业链,“无中生有”承接大湾区黄金珠宝、电子信息等产业组团落户。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贺州全市新签约项目864个,计划投资总额2779.98亿元,其中大湾区项目数量、计划投资总额分别占比52.43%、48.76%。

在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能方面,贺州主动加强与大湾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聚焦重点产业,大力推动大湾区科研成果在贺转化应用。“十四五”以来,贺州新增认定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5家、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平台27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较“十三五”期末增长66.7%,17项科技成果获广西科学技术奖。

在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方面,贺州“十四五”以来新增植树造林123.4万亩,持续厚植生态环境优势。大力推动产业绿色转型,提前完成“十四五”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贺州大力加强生态保护,60年来第一次开展贺江城区段清淤清障,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贺州扎实推进“半边山”“一面墙”矿山、涉重金属和畜禽养殖污染等问题整治,马尾河从昔日“牛奶河”蜕变为滨水公园,废弃尾矿库建成拥有38个足球场的足球小镇,生态“伤疤”已成为发展的新名片。

责任编辑:张云河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