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科技大学:推进“工业科技助苗行动”,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人民日报客户端辽宁频道2025-08-29 08:26
近日,辽宁科技大学召开“工业科技助苗行动”科技志愿服务项目推进会,梳理和总结项目实施以来的成果和经验,研究下一步项目实施计划,并集体讨论审校钢铁冶金科普读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稿。鞍山市科学技术协会相关负责人、辽宁科技大学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实施团队全体成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据了解,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以《科技志愿服务管理办法(试行)》为指导,联合化学工程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组建由校内外专家教授、青年教师、优秀学生组成的科技志愿者队伍,高质量实施“工业科技助苗”科技志愿服务项目;他们积极整合社会资源,筹集资金依托学校教育基金会建立“志愿服务基金”共计13万余元,在鞍山市科技馆新馆建设鞍山市“科普课堂”智慧教室;打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快速成型”“化学的魅力”“飞机是怎样上天的”“电力的魔法”等系列科普课程走进鞍山市多所中小学,并配套编写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工业科技科普读本;该项目获得了辽宁省科协基层科普行动计划10万元项目资助,团队成员李维娟、湛文龙、贾学龙、关锐、王雪松、戚桓等多人受聘“鞍山市科技传播专家”。
科技志愿者为孩子们解密“神奇的电力”
未来,辽宁科技大学志愿者团队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系列科普课程的内容,进一步扩大团队的志愿者规模并通过系列高质量培训提升志愿服务水平,以高质量科技志愿服务激发学生们的科学梦想,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提升他们的科学素质,发现和培育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学校还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最大限度面向中小学生开放实验室,多措并举推进“工业科技助苗行动”志愿服务项目,切实推动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责任编辑:刘洪超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