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聚广州研讨体育产业创新融合
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李刚2025-08-28 21:28

8月28日下午,来自政府机构、行业专家、知名企业及国际咨询机构代表的逾150位代表齐聚“推进体育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助力体育强市建设研讨会”,共商广州体育产业创新融合路径与发展机遇。活动现场,与会人士旨在探讨广州体育企业如何围绕强调发展目标持续增强体育产业发展动能、推动广州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承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历史机遇下,为探索政企协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路径打开新思路。

今年7月,《广州市体育强市建设规划(2024—2035年)》(下称《规划》)正式印发,明确提出建设“国际体育消费中心、国际湾区体育中心、国际体育赛事中心”三大目标。广州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灵峰表示,2024年全市体育消费规模达631亿元,位居全国前列。未来广州将以《规划》为引领,增强体育产业动能,创新消费场景与模式,深化“体育+”融合,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

围绕如何推进体育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与会专家分享前瞻观点。“主办权就是发展权”、“办赛事就是办城市”,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江南在主旨演讲《国际体育赛事的承办与城市发展》中指出,国际体育赛事不仅是“巅峰时刻的盛宴”,更是城市发展的战略杠杆。

“通过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2025年全运会,既是新时代推动粤港澳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创新发展的新实践”,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谭建湘教授在主旨演讲《粤港澳体育湾区的建设与机遇》中提到,粤港澳“体育湾区”建设,需打破行政壁垒,建立区域协同新机制,为把握大湾区体育发展市场机遇提供新思路。

“当前,我们正全力推进从‘场馆空间运营’向‘体育内容创造’的高质量转型”,珠江股份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珠江文体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周星星表示,作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珠江文体在体育场馆运营、赛事组织、智慧体育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和资源,业务覆盖全国10省市30余个场馆项目。在粤港澳大湾区筹备十五运会的关键节点,珠江文体正深度融入《规划》蓝图,推动由平台经营向内容经营高质量转变,充分发挥其作为市级文体产业平台的核心作用,助力广州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体育强市目标。

2024年广州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630亿元,展示了强劲的发展动能。围绕《规划》中提出的“国际体育消费中心”目标,广州正积极探索通过“体育+”与“+体育”模式,打破与文旅、商贸、科技、康养等产业的界限,打造独具特色的体育消费新场景。

本次研讨会上首度亮相发布的珠江“票趣多”,正是这一探索的创新实践,该平台以文体活动票务为纽带,通过融合商业、旅游等多业态,构建消费联动新生态,形成“一场赛事带活一片区域、一个IP激活一串消费”的乘数效应。2024年以来,珠江文体在全国累计举办赛演活动近800场,观演总人数超400万人次,拉动当地GDP近300亿元,平均每场赛演活动带动消费约3,800万元。

此次研讨会由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广州市体育局指导,珠江实业集团主办,珠江股份承办。

责任编辑:李刚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