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获得斯诺克职业资格,35岁才收获首个排名赛冠军,36岁就成为中国首位实现排名赛卫冕的球员,肖国栋用始终如一的拼搏诠释着“大器晚成”的真谛。
8月30日,在2025世界斯诺克武汉公开赛决赛中,肖国栋以10∶9艰难战胜英国选手加里·威尔逊,卫冕武汉公开赛冠军。这是肖国栋的第二个排名赛冠军。夺冠后他的世界排名提升到第八位,创职业生涯新高。
“这一路走来真的很不容易。”肖国栋赛后感慨,“我在中国军团里已经是比较年长的球员了,在年轻时没有拿到排名赛冠军,当然有遗憾。但现在也不晚,这两个排名赛冠军证明了我多年来的努力,我也一直在比赛中成长。”
去年在武汉赢下排名赛首冠“捅破窗户纸”后,肖国栋迎来蜕变,“心态上得到了淬炼,能更加放松地去享受比赛。”
今年重回武汉,肖国栋首轮比赛就打出单杆147分满分杆,显示出良好的竞技状态。但一路走到决赛乃至最后夺冠,肖国栋也坦言:“没想到,像做梦一样。”
面对决赛的压力,肖国栋和威尔逊状态都有所起伏,第一阶段肖国栋以5∶4领先,第二阶段威尔逊手感回归,取得8∶6的领先。在不利局面下,肖国栋顽强追击,连下四局,以9∶8率先拿到赛点。虽然威尔逊挽救赛点,但在决胜局的争夺中,肖国栋稳扎稳打,最终圆满地“把冠军留在中国”。
“决胜局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出杆的,就专注在击球中。”随着他的每一杆进球,现场观众都会爆发出欢呼声,“我竭尽全力屏蔽外界声音,全神贯注思考每个球打进之后要叫到哪个位置。”
肖国栋认为这种高压下的击打“很刺激”,“我每一杆击球都在做调整。我知道不到打进最后一颗球,都不代表能最终获胜,我不能有一丝松懈。”
对手在下半场的好状态也激发了肖国栋的斗志,“如果我太保守,不去拼,是不可能赢下比赛的。”
肖国栋也很开心自己的变化,“我的打法偏保守,大家以前说我‘推磨贴’,现在我会更有自信,也会更有勇气去进攻。”
无所畏惧,敢于亮剑,肖国栋迎来一个更成熟、更智慧的自己。
来到武汉之前,肖国栋刚刚在世界运动会夺得金牌。连续两项赛事夺冠,肖国栋坦陈身体和心理都很疲惫,但满足感和成就感也是无可比拟的。
在中国台球协会公布世运会报名渠道后,肖国栋第一时间就提交申请,“代表国家的荣誉肯定是远远高于个人荣誉的。”肖国栋为此放弃了两站职业赛事,“为国争光的机会非常难得。世运会可是四年一次,职业赛每年都有。当我得知自己拿到参赛资格后,非常激动和骄傲。当时就告诉自己要带着责任感,全力以赴去拼。”
为了备战世运会,肖国栋和中国台球队在成都集训了近一个月,“我从来没有尝试过这么规律的生活。”他笑言。每天7点起床、晚上10点睡觉,全身心沉浸在训练中,几乎都没有看手机的时间,肖国栋认为自己将技战术打磨得更加稳固了。
但也正是因为过于“沉浸”,肖国栋错过了西安大奖赛和北爱尔兰公开赛的报名。“自己还是太大意了。”肖国栋不好意思地笑了。但当他站上世运会最高领奖台,“一切都是值得的。”
世运会是短局制比赛,偶然性大。肖国栋在小组赛取得一胜一负,以小组第二惊险晋级。决赛中他以2∶1战胜来自塞浦路斯的前职业选手乔治乌,最终夺冠。肖国栋认为这枚金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巨大鼓舞,“让我能更加冷静地面对各种局面。”
十多年职业生涯,经历过挫折和低谷,肖国栋感谢自己一直没有放弃。回想18岁初入职业赛场就遭遇降级,肖国栋在世锦赛失利后坐在赛场痛哭了半小时,“我知道那场比赛输掉就会降级,我舍不得离开赛场。离开了我担心再也回不到职业赛了。”
前几年,肖国栋也遭遇了瓶颈期,“基本没怎么赢球,非常迷茫,不断怀疑自己还应不应该坚持,甚至都想到了退役。”
他就此走上“主播”赛道,“想尝试一个新领域,也想通过解说比赛转换一个看斯诺克的角度,也许能有所提升。”
专业的分析、幽默的互动和长期的坚持,让“肖主播”的名号彻底打响。
肖国栋也确实从一场又一场直播中有了新感悟。“解说顶尖选手比赛时,我会阐述自己的击球选择,当我发现他们的处理方式不一样时,立刻就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学到了!”肖国栋经常在解说时感受到这样的惊喜。
大量观看比赛并深入思考,肖国栋想通了很多问题。“我打球的初衷到底是什么?其实不是为了奖金和排名,就是单纯喜欢斯诺克这项运动。”
曾经执着于排名赛冠军,却久久不能如愿,但当他找回初心,冠军成为对他多年努力的最好报偿。
随着一批又一批中国年轻球员踏入斯诺克职业赛场,中国军团已经成为世界斯诺克不可忽视的力量。肖国栋希望年轻球员在职业生涯起步阶段一定要静下心练球,“脚踏实地做好每天的训练,不用想太远,也不要在意外界的声音,纯粹地去打好每一杆球。不要怕输,敢于亮剑,打出自己的风格。”
肖国栋从不吝惜对年轻球员的帮助,“希望用我的经验让他们少走弯路。”
此前,他长期居住在距离世界台球运动重镇谢菲尔德两小时车程的小城达灵顿,“照顾”着袁思俊等几位小将。袁思俊刚到英国两年就胖了15斤,他“责怪”肖国栋做饭太好吃,而他更感激肖国栋对他的“监督”和鼓舞。
袁思俊曾因为球杆出问题想放弃一站职业比赛回国修球杆,肖国栋阻止了他,告诉他不能放弃任何一场比赛,要珍惜每一个机会。正是在这站比赛,袁思俊连赢五场,首次闯入排名赛四强。
如今,肖国栋在谢菲尔德的丁俊晖斯诺克学院练球。他的住所依然是众多中国选手最爱的“餐厅”。“肖大厨”的手艺让这群“英漂”不时能享受到美味中餐,一解思乡之苦。
作为重庆人,肖国栋的好厨艺也是因为吃不惯英国当地菜练出来的。“在英国除了练球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很无聊,回到家做饭就是最大乐趣。”肖国栋还喜欢刷短视频累积菜谱,“不断丰富菜单。”做出新菜式,他就会邀请小伙伴们来品尝,“得到大家的肯定,我也特别开心。”
中国军团的集体力量当然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上,他们彼此鼓励和支持,在异国他乡迈过职业生涯的一道道坎。“张安达、赵心童拿到冠军后,我们都会在一起聊体会,彼此分享感悟,大家一起努力、共同进步。”肖国栋说。
随着年龄的增长,肖国栋也在对自己的训练“做减法”。“不会像年轻时一天训练八个小时,甚至十个小时,而是更多用脑去思考。”
肖国栋对自己的要求是“每天学到一点东西。”他会更多地回看自己的比赛视频,去找寻不足,“目前还是要提升长台的准度,另外在心态上还要更加平衡。我在比赛到了关键时刻还是有点放不开,当然这需要更多比赛的积累。”
排名赛冠军的目标已经实现,肖国栋并不想给自己定下新目标,而是希望踏实做好每一天的训练。“我的经验就是一步一步攀登,慢慢积累经验和信心,这样得来的成绩也更加稳固。我还有很长的职业生涯,我也很想知道能走到哪里。”站在新的起点,肖国栋憧憬更美好的未来。
图片来源:新华社、世界斯诺克巡回赛微博、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