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步履丈量信仰之路,中南大师生往返4254公里重走征路
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北频道2025-09-05 10:25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近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团队在湖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指导下启程。团队驱车辗转鄂豫陕甘宁五省,历时16天,调研15个县市、探访27处红色场馆,录制系列思政微课。

此次行程,团队途经桐柏、枣阳,抵达独树镇,再经鲁山、栾川进入卢氏,穿过铁索关,于庾家河转折,穿越佛坪、留坝至甘肃两当,向北经天水、秦安、静宁,于西吉县兴隆镇休整,后经平凉、华亭到泾川,在合水短暂停留,抵达永宁山后,最后在永坪镇完成行军。

在何家冲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集结地那棵标志性的古银杏树下,团队成员被树干裂缝中萌发的一抹新绿所吸引。据讲解员介绍,长征出发当晚,这棵银杏树被闪电劈得焦黑裂口。但是红军长征胜利后,树身裂口竟抽出新芽,如今已长至碗口粗细。“这棵树就像红二十五军,历经磨难却更显生机。”望着这株顽强的生命,武汉市党史办原副主任宋健感慨道。

在庾家河战斗纪念碑前,七十多岁的杨青山老人身着灰布红军装,拉着手风琴唱响原创歌曲《红军烈士到底为了什么》,泪水浸湿眼眶;在卢氏县烈士陵园,陈晶向团队讲述爷爷陈廷贤带领红军沿着一条“七十二道水峪河、二十五里脚不干”的深涧峡谷,带红二十五军避过敌人“口袋阵”的往事,“长征胜利八十周年那年孩子出生,全家给他取名‘新起’,就是要再起(启)程讲好新时代的长征故事!”陈晶说。

在单家集兴隆镇,年过半百的老支书手把手教团队做“红军粉”。“咱们中南大人也在这里发光发热,我报道过!”杜鹏老师说。2005年,该校学生赴“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支教,并组织发起成立爱心社,筹款建立“阳光书库”,结对帮扶数百名贫困学生。

“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走向人民需要的地方,是一代代中南大人矢志不渝的初心。”该校党委书记侯振发说。(卓张鹏、徐乐)

责任编辑:吴君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