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仪式上,“刘老庒连”旗帜上的“庒”多了一点?
人民日报客户端2025-09-04 15:27

战旗猎猎,铁流滚滚

九三阅兵中

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战旗方队

承载着历史荣光浩荡而来

引领装备方队受阅

看见一面面战旗,不少网友热泪盈眶

“看见杨靖宇将军的战旗

一时间说不出话,热泪滚滚”

“每一面战旗都扛过枪林弹雨

刻着牺牲与荣光

现在它们昂首走过

就像先辈们真的在跟我们一起

看如今的盛世!”

“不能让英雄们找不到自己的部队!”

有细心的网友发现

“刘老庒连”战旗

“庒”字为何多了一点?

摄影:人民日报记者 朱笑熺

其实,这是保留了

1943年旗帜上的同款字体

因为当时的书写习惯

“庒”是“庄”的异体字

在过去,两字同义同音

战旗保留原有的字体和图案

也是对先辈们浴血奋战

不屈不挠精神的传承

图片

很多网友泪目:

“不能让英雄们找不到自己的部队!”

“我们刘老庄,有人

“孩子,我带你回家”

“莫欺我中华无肝胆,

母亲膝下百万兵”

昨晚(9月3日)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文艺晚会上

“刘老庄连”全员补齐的一幕

令许多观众动容

刘老庄连

是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英雄连队

1943年春

日军对苏北淮海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

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第十九团第二营四连

为掩护淮海区党政机关

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

在淮北地区刘老庄一带

与1000多日伪军展开激战

子弹打光就用枪托砸

枪托砸碎就用小锹砍

小锹砍断就用双手掐

手臂负伤就用牙齿咬

面对数倍于己且装备精良的日军

战士们奋勇阻击

拼至弹尽粮绝

全连82人全部壮烈牺牲。

在这次英勇的战斗之前

连指导员李云鹏给家人写过一封家书:

父母亲大人

自儿离家已经年余

不知大人身体近来健康否

不知家中生活情形和收成怎样?

待风息波静

凯然而归

全家团圆

以报此恩

生命永远定格在23岁的年轻战士

与战友们展示了视死如归

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不畏强暴

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刘老庄战斗结束后

在烈士壮举的感召下

又有82名主动参军的当地青年

被编入新四军第七旅

重新组建第四连

并命名为刘老庄连

图片

因为当时的书写习惯

旗帜上的“庄”字就多了一点

200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

异体字为非规范汉字

同时,该规定也指出了允许使用的六种场合

其中包括: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阅兵仪式上使用的“庒”字

就属于允许使用的一种特殊情况

致敬英雄!

来源综合:江苏新闻、央视网、央视一套

责任编辑:刘文欣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