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象“打卡”跨境铁路?背后原因暖到了!
中国铁路
中国铁路资讯发布平台,助您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
2025-09-05 10:16
关注

近日凌晨1时许

夜幕笼罩下

中老铁路磨憨站至勐腊站区间

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15头野象走出

距铁路线不远的玉米地

来到铁路防护栅栏附近

距离防护栅栏最近处不到2米

与此同时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

普洱基础设施段生产调度监控中心

值班人员已经

中老铁路亚洲象预警系统

收到提示

值班人员快速按下“红色警报”按钮

无人机空中巡查、列车限速……

各部门一系列相关措施有序展开

值班人员继续远程监控

密切关注着象群的活动

中老铁路连接中国昆明和老挝万象,沿线途经山地、河谷和热带雨林等区域,植被茂密葱郁,其中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不仅拥有我国保存最完整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亚洲象的重要栖息地

为确保铁路与亚洲象和谐相处,早在中老铁路建设初期,设计者们便将亚洲象安全纳核心考量,通过“延长隧道”“以桥代路”等设计构建起物理隔离屏障,设置专门的生态通道,最大限度减少对亚洲象栖息地的影响。

铁路部门在野象活动区附近的线路区段专门修建了数十公里的野象防护栏,采用可抵抗成年亚洲象冲击的“钢柔双态防护”栅栏,实现对铁路大动脉畅通与亚洲象生存安全的双向守护。

中老铁路开通以后,昆明局集团公司主动探索新思路,以创新科技构建周密防护体系,依托沿线声屏障、智慧安防视频系统、巡防人员岗亭等诸多措施,构筑起一道立体式、全时段的“护栏”,为中老铁路顺畅运营、象群悠然生活筑牢安全基石。

2024年12月,昆明局集团公司研发的老铁路亚洲象预警系统上线该系统采用“视频+热成像”双光谱摄像机,配合振动传感器,全天不间断地对现场进行监控、预警、报警,实现对象群活动的实时追踪与精准研判。

普洱基础设施段生产调度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全天候盯控,并在象群距铁路500米内时发布预警,启动安全保护区列车分级限速措施。

昆明局集团公司还与地方政府、林业部门、沿线护象站建立了高效协同机制,实现信息共享。

依托智能预警系统、物理隔离屏障及联动响应机制,中老铁路与野生象始终和谐相处,运输秩序良好

中老铁路不仅为沿线地区带来繁荣发展的机遇,更生动诠释了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存之道。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云南记者站(昆明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图:殷学合杨义文徐文快 赵熠

编辑:段星佚

审校:高珊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