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2025-09-10 20:59

近年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下简称“广外”)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在人才“引育留用评”全链条上精准发力,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校门22222

广外白云山校区校门

立德铸魂:让师道长存校园

在广外校园里,黄建华教授的故事广为流传。这位原校长从事教育事业60余载,矢志不渝,执着奉献,即使身患重病仍坚持16年主持编纂700多万字的《汉法大词典》,最终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并获评“南粤楷模”。他的事迹生动诠释了“学为师之骨,德为师之魂”,也为学校师德建设树立了鲜活典范。广外深入践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黄建华教授等先进典型为引领,系统构建了“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激励、惩处”六位一体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让教育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学校成立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统筹推进师德建设工作。通过常态化开展骨干教师思政培训、组织新教师入职宣誓仪式、签订师德承诺书、持续举办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等活动,不断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立德树人的使命感。

在制度保障方面,学校出台系列文件,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师德“第一标准”,严格执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同时,完善教职工荣誉体系,定期开展“师德标兵”评选,编撰校庆人文丛书弘扬先进典型,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校园文化氛围。经过持续努力,广外师德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梁宗岱、桂诗春、李筱菊等学术大家在广外执教治学,他们潜心育人、严谨治学、以身示范的崇高风范,为学校留下了深厚的教风传统。传承与发扬历辈广外教师扎根一线、敬业乐教的优良作风。近日,学校翻译教师团队入选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名单,团队牵头研制出首个中国英语(口译)能力等级量表等多项国家标准、研发AI翻译平台赋能口译教学,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9项;带领师生在数千场高级别国际交流活动中,为各国人士提供翻译服务,用语言架起我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近年来,广外多名教师先后荣获“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个人”“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表彰。这些荣誉不仅是广外师德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现,也为全校教师树立了可学可做的现实榜样,持续激励着广大教职工践行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

318E9370140DF9F77B0DB1D5F70_00B3ABAF_24AFF

2025年新入职教职工岗前培训

聚才引智:筑就人才新高地

2016年,广外被列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人事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开启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实践。学校构建了“普适性+个性化+特殊人才”的立体化政策体系,在人才管理服务方面出台20余项制度文件,为人才引进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我们创新设立云山工作室,以‘云山特聘岗位’为抓手,靶向引进高端人才。”广外党委书记石佑启介绍。“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全球华人国学传播奖获得者戴建业教授的加入,为学校带来了显著的社会影响力提升。王春业、胡建华、袁东振、王治敏等教授入职伊始,即获得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立项,战明华、韩小花、刘志强等多位专家学者在各自专业领域取得卓越成绩,以李形教授为代表的一批海外人才汇聚广外,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注入强大动力。截至目前,学校先后引进云山特聘岗位学者369人,其中云山工作室首席专家30人,云山学者339人。

同时,学校构建了完整的博士后培养体系,2018年以来先后获批增设应用经济学、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实现学校一级博士学位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全覆盖。2020年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全国博士后综合评估中被人社部评为“优秀”等次。学校持续创新发展博士后工作,2024年起施行师资博士后与科研博士后“双轨”培养机制,拓展培养方向与类别,为青年人才成长搭建优质平台。

在国际化师资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广外构建了一支契合大学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多元化外籍教师队伍,汇聚了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境外人才,长聘外教年均近百人,短期外教年均400人次。近年来,广外深入实施国际交流合作“PRIME计划”,多措并举做好境外教师的引进与培育:设立“优秀境外教师” 奖项,搭建外教教研与科研平台,建立外教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机制,提供专业化国际人才管理服务,有力支撑外教在教学、科研与管理领域产出丰硕成果。

“我们已构建起‘引育用留评’的全链条人才工作体系和良性人才生态。”广外校长闫相斌表示,“以云山特聘岗位学者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正成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这一系列创新实践,不仅为学校“冲一流”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也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微信图片_20250905094916_6_296

广外承办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东分赛

育才培英:激活创新源动力

2024年,在中波建交75周年暨广外波兰语系成立10周年之际,一场意义非凡的中波友谊功绩勋章授勋仪式在波兰驻华大使馆举行。广外区域国别学院(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院长茅银辉教授荣获波兰总统颁发的波兰共和国骑士十字勋章,这是波兰政府对她多年来在波兰文学翻译、文化研究和教育交流等领域杰出贡献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广外小语种师资队伍建设成效的充分肯定。这一殊荣背后,正是学校创新实施“12346”广外特色师资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路径结出的硕果。

学校深化改革发展,以“人才强校”战略为引领,紧握“高水平”与“国际化”两大抓手,重点布局“新文科建设”、“服务‘五外联动’”和“卓越师资引育”三大领域,创新实施“杰出人才特区”“青年英才蓄水池”“教师发展双百行动”和“小语种师资提升”四大专项计划,健全党管人才、师德建设、人才引进、培育发展、评价激励和资源配置六大机制,巩固良好人才发展生态,持续打造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

这一改革创新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展现出独特优势。其中,“小语种师资提升”计划精准对接国家外交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需求,通过专项建设支持政策,全面提升小语种师资规模与质量,近年来,新增菲律宾语、豪萨语、匈牙利语等语种,学校现共有33个外语语种,是华南地区外语语种最多的学校,为促进国际人文交流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与此同时,“教师发展双百行动”通过打造百门精品培训课程和百场名家讲坛,年均培训教师4900余人次,显著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未来,广外将围绕国家和广东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战略布局,主动对接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持续优化具有广外特色的“12346”教师队伍建设模式,同时探索全方位引进、培育、使用人才的发展新路径,力求在人才工作上实现新突破、新作为。

同时,广外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引进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先进教育理念,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通过这些举措,广外将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姜晓丹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