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4日,第十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论坛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行。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广东公共外交协会、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并得到中共广东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及教育部省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论坛以“国际秩序变革下的‘一带一路’与全球南方”为主题,设置1个主论坛和5个平行论坛,吸引了全球南方国家的智库领袖、知名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等与会。
论坛现场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马辉指出,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交织叠加。全球南方国家具有反霸权、谋发展、求正义的共性和特征,正深刻改变世界经济版图和国际政治格局。中国作为全球南方一员,始终致力于与相关国家一道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进开放合作,谋求互利共赢。新形势下,中方将携手全球南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李心表示,广东与全球南方国家合作紧密,是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创新增长的合作者和文明互鉴的践行者,并诚邀各方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和广东发展的新机遇,共同谱写南南合作新篇章。
罗马尼亚前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阿德里安·塞韦林(Adrian Severin)认为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全球发展、安全、文明、治理四大倡议,为全球新秩序提供了系统方案,并成为推动国际秩序转型的核心力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石佑启表示,海丝国际智库论坛已成为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品牌性国际论坛。推动全球南方做维护和平的稳定力量,开放发展的中坚力量,全球治理的建设力量,文明互鉴的促进力量,是教育合作、人文交流和智库互动的光荣使命和重大现实需要。广外作为重要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全球治理研究基地,将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助力全球南方国家实现协同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院长张宇燕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目标是促进沿线国家长期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技术进步和分工贸易带来的收益。他强调,“一带一路”不仅是基础设施合作,更是为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规则制定中争取话语权的重要平台。
平行分论坛聚焦国际秩序变革下中国倡议与全球南方的共建、“一带一路”与中国—东盟人文交流、中非地方政府合作、“一带一路”与中国拉美合作、湾区国际传播,汇聚全球嘉宾,共谋成就、直面挑战、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