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黑河:描绘边疆人才振兴新画卷
人民日报客户端黑龙江频道2025-09-16 10:47

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黑龙江公路大桥

最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电商跑出“加速度”,202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全省第一;绿色食品认证面积突破800万亩,金豆、黑牛(安格斯牛)、白鹅、智慧农场,描绘着现代化农业发展新图景。

近年来,黑龙江省黑河市以沿边开放为笔,以人才振兴为墨,在354公里边境线上描绘出产才共兴、开放共赢的生动画卷。

产才融合 特色产业绽“繁花”

黑河立足寒区特色,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耦合。

寒区试车产业崛起,催生出一批“冰雪工匠”。黑河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端智库,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政校企”联盟培育高技能人才,形成以本土技术骨干为主体的研发团队,持续推进寒区试车产业转型升级。

黑河市开展寒区汽车测试

“车企只需把测试车运过来,我们的技术人员就可以完成相应测试,再把数据发回去,大大节约企业成本。”黑河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黑河寒区试车量已占全国80%,带动5387名测试人才在黑河创新创业。

“慧”农更“惠”农,人才助力农业“振翅高飞”。

黑河作为全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地级市,成立“中俄大豆联合研究中心”,中国农科院等30余家科研机构的专家团队在此联合攻关,20个大豆新品种“破土而出”。

中国农科院黑河大豆研究中心负责人韩天富表示:“黑河大豆产业的突破,离不开‘政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

在特色农业赛道,万余头安格斯“黑牛”奔驰在孙吴沃土,嫩江“北鹅”唱响致富欢歌,五大连池矿泉水稻结满金穗,爱辉蓝莓压弯了枝头、寒地“飞蝗”跳上餐桌……这些都离不开院士专家团队、本土农技人才、乡村产业带头人的付出与智慧,他们用脚步、用汗水,书写着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答卷”。

开放引智 合作交流筑“高地”

黑河以“开放”破题,构建内外联动的人才交流格局。

近年来,黑河市相继举办“高校黑河行”、中俄大豆科技合作论坛等人才智力交流活动,广泛汇集中俄专家学者、科技人才、青年企业家等,不断将中俄人才人文交流推向新高度。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黑河片区让开放型人才合作的触角不断延伸。“我们通过国际及校地合作,聚力培养跨境商贸人才,助力龙江高质量开放。”黑河自贸片区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片区已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签订共建合作协议,携手黑龙江大学打造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不断延展人才共育共享平台。

“这里的孵化体系让我从新手成长为月销百万的主播。”跨境电商直播基地里,网红主播小娜正对着镜头推介俄罗斯蜂蜜。该基地已孵化成熟直播运营人才200余人,带动跨境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20%。

“黑河聚新智·专家人才行”高层次医学专家服务基层主题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名医献智,服务边疆民生健康。在今年举办的“黑河聚新智·专家人才行”活动中,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等单位的22名医学专家,通过义诊义检、学术研讨、科普讲座,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近年来,黑河市打造“名医工作室”70个,与58家知名医院建立合作关系,联接高端人才智力助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创优生态 栽梧引得“凤来栖”

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解引才留才难题,黑河用“温度”与“诚意”让人才扎根边疆、奉献边疆。

政策“硬核”托举。黑河出台政策,拿出50条硬核举措构建起“引育+平台+保障”三位一体政策框架,配套推出企业引才奖补、编制“周转池”、人才就医住房等制度。“十四五”期间全市全职招引人才1.5万余人,引才数量逐年攀升。

服务“加速”赋能。黑河推行“首席服务员+专班代办”模式,国际人才工作许可、居留许可等事项实现“全方位代办、零距离服务”。人才在黑河干事创业,既有“效率”更有“便利”。

黑河市通江路人才主题雕塑

暖心“细节”浸润。黑河坚持“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办人才之所需”,全域布局“人才公寓—专家公寓—青年驿站”安居住房,配备专属服务专员解决“关键小事”,从配偶就业、就医出行到旅游休闲提供“全周期”服务;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联谊座谈、人才讲堂,让人才感受“家”的温暖。

漫步黑河街头,人才主题雕塑街景伫立,龙滨公园“人才为本”的标语醒目……人才文化嵌入城市肌理,彰显了尊才爱才的城市品格。

黑河的实践证明,立足优势、开放创新,边疆小城同样能成为人才集聚的高地、创新创造的沃土。(周新宇)

责任编辑:郭晓龙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