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教育部首次将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纳入教育学类,山东女子学院和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成为全国首批获批设立该专业的两所院校,这标志着我国托育人才培养正式迈入本科教育新赛道。
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呈现新常态,“生了孩子谁来带”已成为困扰无数家庭的现实难题。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我国0至3岁婴幼儿约3000万,其中三分之一有较强烈的托育服务需求,而实际入托率仅为个位数。在这巨大的供需差距背后,是合格专业人才的缺口。传统的保育员培养多以中职、高职为主,在知识深度和广度上存在一定局限,难以满足行业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姬彦红介绍:“新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实践环节的设计和落实尤为重要。基于多学科交叉,该专业涉及医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掌握婴幼儿发展规律、卫生保健、营养配餐、早期学习指导等专业知识,又具备托育机构运营管理、家庭养育指导、社区服务等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学校宽敞的训练广场上,身着统一迷彩服的新生排成整齐的方阵。教官洪亮的指令声“正步走,分解动作!”数百条手臂齐刷刷地停在半空,右腿同时向前踢出,脚尖绷得笔直,整个方阵在阳光下如标枪般定格。阳光、汗水、迷彩绿,构成了新生入学第一课最直观而深刻的画面。作为全国首批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山东女子学院今年共招收40名本科生。令人惊喜的是,这些新生展现了极高的素质水平,山东籍学生的录取分数普遍超出一段线60分以上。
“孩子们毕业即能上手,上岗即能胜任,是我们教育的目标。”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吕慎敏说。在教学方面,该专业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理论方面扎实学科基础课教学,实践方面构建了三大实践平台,保证学生在校内的模拟中心进行模拟训练,再到附属的托育园进行经验的积累,最后到校外的实践基地进行实习和研习。
本科层次人才的培养,将有效填补行业高端人才空白,推动托育服务从“有数量”向“有质量”转变。据了解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广泛,既可成为一线托育教师,也能胜任托育机构管理、课程研发、家庭教育指导、社区服务等多个岗位,职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来自湖南衡阳的新生汪玚满怀憧憬地说:“我非常期待大学生活,希望自己能努力学习,不断保持进步。”来自山东东营的新生部玲钰也坚定地表示:“我们的专业任重而道远,但是未来可期。”
在九月的校园里,迷彩服方阵在阳光下刻苦训练。他们踢出的正步或许还不够完美,步伐还不够整齐,但他们的眼神中却闪烁着坚定与执着。四年后,这些年轻人将成为托育行业第一批本科专业人才,用科学知识和专业素养守护婴幼儿群体,为我国托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
统筹策划:李波 肖家鑫
摄像:马雪琪 陶若菲
剪辑:马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