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骶神经调控技术,让中国医疗惠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姜晓丹刘文琴黄浩2025-09-17 23:49

近日,“一带一路”骶神经调控国际参访班暨广州空港区域前列腺疾病早期筛查中心授牌仪式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花都院区隆重举行。这场活动吸引了来自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的30余名学者代表参与,通过手术演示、理论授课、门诊实践三大部分,系统展示了中国在骶神经调控(SNM)领域的临床经验与技术创新,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泌尿外科医疗合作注入新动能。

42a62db5d197de35fb489dcb6050f8c0

活动现场

技术突破:“中国方案”简化手术流程,引领国际标准

9月11日,“一带一路”骶神经调控国际参访班的手术演示部分成为全场焦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黄海教授与黄浩副教授分别展示了“认知融合—精准六针穿刺法”与传统C臂定位技术的对比操作。其中,“逸仙经验:认知融合—精准六针穿刺法”通过术前影像融合与术中实时导航,将手术步骤从传统方法的12步缩减至6步,避免术中放射暴露,且术后疗效显著提升。

手术演示

手术演示

“这一技术避免了患者和医生的辐射风险,尤其适合医疗资源有限的基层医院推广。”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Rushen医生在观摩后评价道。

数据显示,中国专家团队近十年三次更新SNM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将适应症从FDA批准的尿失禁、尿频综合征等,拓展至神经源性膀胱、间质性膀胱炎等复杂盆底疾病,形成更具中国特色的诊疗体系。“中国的创新不仅在于技术,更在于提供了符合发展中国家需求的临床操作措施。”印度尼西亚的Fina医生表示。

教育赋能:从理论到实践,构建跨国人才梯队

9月12日,“一带一路”骶神经调控国际参访班的理论授课如期开展,国内顶尖泌尿专家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学者展开深度对话。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黄海教授讲授了骶神经调控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庆伟教授解读了儿童和青少年SNM应用共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罗德毅教授分享了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最新进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余燕岚教授分享了骶神经调控在盆腔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经验,而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的医生代表则通过案例讨论,提出了适应本国国情的操作优化建议。“这种‘中国经验+国际实践’的双向交流模式,正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医疗合作的精髓。”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黄健教授指出。

在门诊实践部分,学员们参访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花都院区门诊综合诊疗中心。该中心以“一站式服务”为理念,整合了尿流率检测、盆底功能评估等检查室,并引入数字化全病程管理系统。“这种模式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哈萨克斯坦Nurlan医生在体验后表示。

国际标准:中国首个全国性排尿健康大数据平台启动,与国际接轨

期间还举行线上线下中国下尿路功能障碍(LUTS)大数据研究与合作会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下尿路亚专科将牵头联合国内多家医疗机构,建设我国首个全国性排尿健康大数据平台。

在国际上,美国“LURN”项目(下尿路功能障碍研究协作网络)已运行十余年,开发了国际通用的症状评估工具,为全球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标准。“我们团队已取得LURN 项目的正式合作授权,未来将把国际通用的评估标准引入中国,并结合中国人群特点进行改进。”黄海教授表示,后续将逐步扩展到更多城市和医院,形成覆盖全国的多中心协作网络。未来不仅将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人群的排尿健康状况,还将为患者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并推动新的诊疗指南出台。

作为中国首个全国性排尿健康大数据平台,这一项目不仅能提升国内诊疗水平,还将让中国的研究成果走向国际舞台,为全球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贡献“中国智慧”。

基层联动:前列腺筛查中心落地,筑牢健康防线

会议期间,“一带一路”骶神经调控国际教学基地、中国神经调控联盟、广州空港区域前列腺疾病早期筛查中心正式揭牌。其中,广州空港区域前列腺疾病早期筛查中心依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花都院区,计划通过便携式超声、居家尿流率检测设备等数字化工具,将筛查服务延伸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花都区推广,逐步向广州市、广东省内的基层医疗机构覆盖。”黄海教授介绍道。

这一举措与2025年年初启动的“尿失禁防治‘荧光行动’”形成联动。该项目通过数字化系统实现患者信息实时共享,基层医生可根据系统建议预约上级医院专家会诊,构建起“筛查-转诊-康复”的闭环管理。“在印度尼西亚,许多患者因缺乏早期诊断而错过最佳治疗期。中国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印度尼西亚的Andika医生感慨。

12. 一带一路”骶神经调控国际教学基地揭牌仪式

“一带一路”骶神经调控国际教学基地揭牌仪式

责任编辑:姜晓丹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