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统一大市场 焕发丝路新活力——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以创新与服务激活开放新动能
新疆日报 2025-09-18 14:19

“十四五”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深化“六讲一争”、建设“五型机关”,坚持从制度构建、监管协同、质量赋能三个维度发力,在广袤的天山南北搭建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活力迸发的统一大市场框架,为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注入强劲动能。

制度筑基

以统一规则破除市场“壁垒” 让营商环境“优”起来

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制度统一是前提。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坚持“统一基础制度、规范行为尺度”的核心,构建衔接全国、契合新疆实际的市场规则体系。

在基础制度完善上,新疆主动对标全国标准,推动出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促进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标准化条例》,配套制定质量强区建设实施方案、标准化创新发展3年攻坚行动方案等措施,为市场运行搭建“四梁八柱”。针对优化涉企经营许可、实施跨部门监管等关键领域,建立“两张清单”,强化工作合力;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帮扶等民生关切,推出系列精准举措,让政策红利直达经营主体。截至今年8月底,全疆登记在册各类经营主体269.59万户(含兵团29.39万户),同比增长7.54%。1—8月,全疆新登记经营主体26.72万户(含兵团),同比增长9.48%。经营主体持续增长的背后,是统一制度带来的稳定预期。

在规范权力运行上,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创新开设“学法一刻钟”法治讲堂,17期课程覆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行政执法办案程序等关键内容,深入推进法治监管。通过动态调整权责清单,修订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定,建立“首违不罚”、减免责、“轻微违法不罚”3项清单,为执法行为立下“硬规矩”,既守住监管底线,又给予经营主体容错空间。同时,构建“数字+执法”新模式,加强案卷评查力度,推动行政执法更规范、更透明。

在优化政务服务上,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扎实开展行风建设3年攻坚行动,创新开设“市监之声·处长答疑”直播讲堂、行风建设周讲堂。设立“六讲一争”荣誉榜,出台管理办法,营造干部担当作为、全系统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推动一般企业开办“一次办”集成联办,将“个转企”办理环节从7个压减至1个,助力3600余家个体工商户升级。此外,企业开办和简易注销区块链技术试点入选国家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案例。2024年以来,自治区市场监管系统行风状况监测评价持续保持全国“A等次”,用服务温度换来经营主体满意度。

监管协同

以统一执法打通循环“堵点” 让市场秩序“好”起来

多年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大力推进统一监管执法、畅通市场循环,通过创新监管模式、健全协同机制,让产品、资金、技术等在天山南北各领域顺畅流转。

在破除市场“壁垒”上,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牵头设立自治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会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公平竞争审查抽查、约谈、举报处理等长效机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兵地统一”的公平竞争审查体系,从源头上清理妨碍统一市场的各种“路障”。同时,严厉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件及市场垄断案件,以“零容忍”态度维护市场公平。

在创新监管方式上,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率先推行“一业一查”“触发式监管”模式,对全疆所有经营主体实施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开展差异化监管,避免“一刀切”。将33个部门78项事项纳入联合抽查范围,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今年到目前为止,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任务同比增长32%,减少对13264户经营主体的重复检查,为企业减负松绑。针对信用修复难题,创新“免审即享”服务,累计为12.64万户经营主体修复信用,帮助失信主体重获发展机会。

在强化重点领域监管上,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立足区情创新机制:校园食品安全学生监督岗让学生当监督员;特色乳制品“两检两公开”制度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散装液态食品“三专三管三登记”模式堵住监管漏洞;食品生产领域添加剂“双减”行动推动139家企业的146个产品实现食品添加剂减量减品种,入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创新试点;“小份菜”推广入选全国制止餐饮浪费典型经验。此外,建立“甘青宁新”四省区网络交易监管协作机制,开展守护民生“铁拳”行动;在药品监管领域,完善“两品一械”风险快速处置机制,推动中药创新药“比那甫西颗粒”等获批上市,实现历史性突破;特种设备监管创新无座席电梯应急处置模式,精准监管守护群众生命安全。

质量赋能

以优势培育激活发展“引擎” 让市场活力“强”起来

多年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牢固树立“以质量强区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思路,立足新疆资源禀赋,将质量提升与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推动特色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在质量强区建设上,自治区市场监管局高标准承办中国—中亚知识产权合作论坛、质量强区大会、知识产权强区推进大会等重要活动,集聚质量提升合力。目前,全区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跃居全国第十、西北五省区第一,产品质量合格率连续4年稳步提升。知识产权领域成果丰硕,全区有效发明专利达1.1万件,有效商标拥有量累计44.3万件,较上年分别同比增长11.02%、13.63%。

在质量强企、强链、强县上,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精准培育112家质量标杆企业,实施36个质量强链项目,支持27个县(市、区)开展质量强县试点工作。1家企业入选国家级质量领军企业;风电、棉花、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制造3条产业链的质量联动提升案例入选全国典型案例;2条示范链跻身全国百个强链示范项目;20个县(市、区)纳入全国首批质量强县培育建设城市名单。特别是棉花产业领域,新疆将优棉优补政策拓展至所有植棉县市,实现兵地棉花质量补贴政策统一、市场互交互认,棉花质量追溯精准率达99.89%,主要质量指标创近6年最高水平,让“新疆棉”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

在质量支撑体系建设上,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统筹布局32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465项、国际标准54项;5家企业6项标准入选国家企业标准“领跑者”榜单,同时助力50家企业的164项产品通过“新疆品质”认证。

在对外开放领域,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创新,在新疆自贸试验区推行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告知承诺制,经营主体“触发式”监管模式入选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支持21家企业的26个产品获得香港优质“正”印,助力新疆特色产品走向国际。同时,构建海外知识产权维权体系,成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新疆分中心及3个中亚国家维权援助点,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七十载栉风沐雨,新时代砥砺前行。站在新起点上,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完善基础制度、优化监管协同、强化质量赋能,推动统一大市场的活力在天山南北加速涌动,为建设美丽新疆、服务全国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王飞、李玄彬

责任编辑:胡仁巴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