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持续为粤东西北注入创新动能
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袁仕联2025-09-23 14:59

9月16-19日,以“践行‘两翼论’ 助力‘百千万’”为主题的2025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活动先后走进粤东山区梅州、河源。范滇元、陈新滋、周玉、郭仁忠、韩恩厚、马於光等36位院士专家深入15家企业、30所学校,为企业创新“精准开方”,为校园科普“注入活水”,以高水平智力支撑助推梅州、河源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活动由广东院士联合会(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牵头发起主办,自2023年在清远启动以来,已组织162位院士专家开展科普活动102场、企业对接活动50场,持续为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注入高端智力动能。

对经济仍处“爬坡期”的粤东西北地区的企业来说,高端创新资源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活动前期,紧扣梅州与河源特色产业需求,主办方收集了共27家企业的57项具体技术、人才需求,并组织工作团队进行了深度调研。

9月17-20日,针对广东金雁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塔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嘉应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河源富马硬质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精电(河源)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的发展痛点和技术升级难点,主办方精准匹配了领域对口的17位院士专家深入到企业生产一线,围绕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把脉开方”,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大力推动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

作为来自梅州大埔县的客家人,中山大学药学院教授蓝文健在广东嘉应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实地调研后提出,可依托学院完整的药物研发链条,通过共建学生实践基地、申报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联合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形式,为企业注入科研与人才动能。针对企业提出的双料喉风散“人中白”药材供应不稳定、固精参茸丸说明书修订滞后等实际困难,蓝文健结合专业知识给出针对性建议。

图为中山大学药学院教授蓝文健调研广东嘉应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一体两翼,高质量的科学普及会为科技创新培植沃土。正值首个“全国科普月”,9月17日-19日,范滇元、陈新滋、韩恩厚、马於光、贺震旦、闵永刚、张大鹏等24位院士专家走进梅州市、河源市30所学校,结合个人成长和科研经历,以座谈交流、科普报告、励志报告等形式近距离交流,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传播给山区青年学子。

31场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让“科学家”三个字从课本插图变成眼前偶像,把“科技强国”从宏大口号变成可以追的光,在1.28万名山区青少年心里悄悄点亮攀登科学高峰的火炬。

作为参与本次活动年纪最大的科学家,86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二维材料光电科技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范滇元分别走进梅州市外语实验学校、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河源校区)带来《六十年激光强国梦——激光武器与激光智能制造新成就》科普讲座。

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范滇元走进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河源校区)作科普讲座

范滇元院士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系统回顾了中国激光技术从无到有、从跟跑到领跑的发展历程,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期望,“要有高远的志向,要有梦想和幻想,同时又要结合实际,脚踏实地去学习。今日全面发展,明日国家栋梁!”梅州市外语实验学校601班学生李恬听完深受触动:“原来科技离我们这么近!这让我知道科技强国很重要,不能只围着课本学,要全面发展。”

梅江区梅州中学梁伯聪体育馆内,千余名师生齐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教授、广东院士联合会副会长陈新滋以《大道至简:用最简单的方法取得最好的成果》为题分享人生与感悟。“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简单的事情完善化,离成功就不远了。”他结合青年时代求学历程与手性催化领域研究,生动诠释“大巧若拙,大道至简”的哲理,还分享了研发番茄降血脂产品、抗癌药物的经历。讲座尾声,学生们踊跃提问,陈新滋耐心解答,并鼓励大家:“人生是场马拉松,坚持热爱、不畏失败,才能抵达成功彼岸。”现场掌声经久不息。

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活动是广东院士联合会重点面向粤东西北地区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面实施,积极响应中国科学院学部牵头发起的“千名院士·千场科普”倡议的具体行动,旨在充分发挥广东院士联合会广泛密切联络服务院士专家的独特优势,以更大规模、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好地支撑企业、区域科技创新,加快建设新时代人才强省和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贺林平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