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纪念大数据、类脑智能“两院”建设十周年
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姜泓冰2025-09-30 22:49

9月29日,纪念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建院十周年学术大会在复旦大学张江校区类脑大楼举行。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骆大进在致辞中提到,十年前,复旦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大数据学院与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这一布局,不仅体现了复旦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使命担当,也是上海在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等前沿与交叉技术领域布局起跑的标志。十年来,两院与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在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水平人才集聚、重大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季华实验室理事长、科技部原副部长曹健林提到,在与季华实验室、长春光机所等国家级平台的深度合作中,复旦“两院”科研团队展示了用应用数学和人工智能技术解决现实问题的强大能力,是践行“新工科”理念的典范。

会上,复旦大学与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政府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建设“浙江杭州市上城类脑智能卓越创新中心”,推动校地合作与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类脑智能“技术研发-产业孵化-市场应用”一体化发展。

营业线智能建造工程技术校企联合实验室揭牌,联合实验室将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推动营业线场景下智能建造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验证和推广应用。

元智类脑健康校企联合实验室揭牌,双方聚焦脑健康与智能医疗,共同研发筛查系统、探索数字疗法,为人民健康注入科技新动能。

“两院”院长冯建峰作《数智十年,日新行远 共绘智能科学与技术发展新篇》十周年建设发展报告,回顾两院十年建设发展,展望新十年征程,回应时代关切,擘画未来蓝图,并公布了两院师生共同凝练的面向未来的八个重大科学问题。

在大会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蒲慕明以《脑科学与类脑人工智能》为题,重点介绍了脑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强调揭示大脑发育、可塑性与疾病机制对推动神经科学和类脑智能发展的重要意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刘军发表《新人工智能浪潮中的统计思考》,回顾了近几年在大数据的牵引下人工智能的发展,讨论未来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前景。

当天,两院召开“十五五”规划专家咨询会暨学科建设研讨会,讨论未来5-10年的学科发展方向。

责任编辑:姜泓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