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清晨6点半多,于占彪和黄煜湘夫妻俩如往常一样走出家门,朝着马路对面的单位走去。“我们病区又收治了重症患者,今天任务不轻。”于占彪说。“我上午和下午也都安排了手术。”黄煜湘轻声回应。两人边走边聊,言语间虽未明说,却都明白——这一天彼此都很忙,即便是中秋节,也无暇顾及对方。
走进河北大学附属医院B座5楼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已各就各位,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查房前各项准备。“收治的病人情况如何?”“夜间有没有出现新情况?”于占彪一踏进病区,便立即将前一晚的值班医生叫到身边,仔细询问患者状况。工作26年来,从一名普通医生成长为科室主任,于占彪早记不清有多少个节假日的值守是这样开始的——没有节日寒暄,直奔主题。
重症医学科的救治能力直接反映医院综合实力,是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目前科室有两个病区,医护人员79人,总开放床位44张,每年收治各种重症患者约1200人,是河北省临床重点专科。
于占彪查房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随身带着笔和本,一边仔细看,一边耐心问,一边认真记。“我们病区收治的都是重症患者,每次查房耗时会比较长。于主任看得细、问得详,同他一起查房,大伙儿有压力,稍一懈怠就可能被问住。”护士长郝孟然坦言,“不过,于主任的工作效率很高,常常在查房过程中就能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变化,经过综合评估,下步治疗方案往往在查房结束后便初步成型了。”
病区里的危重患者最让于占彪放心不下,用他的话说,他们都处在生死边缘。当天查房一结束,他叫上主管医生和郝孟然,逐一来到患者床前,再次进行细致分析,结合患者生命体征参数,逐一查看,反复推敲,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进行充分预判。“我们要尽最大努力,为危重患者争取更多希望,创造生命奇迹。”于占彪说。
整个上午,于占彪马不停蹄,不少本应下夜班的医生和护士有的也坚守在岗位上。郝孟然介绍,科室里,加班是常态。即便不在岗,大家也要保持24小时开机,确保随叫随到。“在这里工作,就得能吃苦、肯吃苦。”她说,这样的付出也不会白费——每个人在这里学到的也最多。随她来到科室文化墙前,“只争朝夕、不负韶华”8个字周围,贴满团队成员的照片,上面还有每个人想说的话。“永不言退,我们是最好的团队”——是大家共同的心声。
来到产科病区,听说要找主任黄煜湘,值班护士面露难色,轻声解释:“黄主任正在做术前准备,马上就得进手术室。”顺着她示意的方向看去,只见黄煜湘正专注地坐在电脑前,对病人病例和手术方案进行最后梳理。“实在不好意思,今天情况特别紧张,3个小时里我们陆续收治了好几位患者,我马上要进行手术。”话音未落,她已经起身,并示意助手通知手术室……(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