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慕明院士走进乌鲁木齐中学校园 点燃青少年脑科学与人工智能梦想
人民日报客户端新疆频道韩立群2025-10-11 11:28

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院士应邀走进乌鲁木齐市第五十四中学,以“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为主题,为50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普讲座。这是由自治区科协主办的“百名院士、千名科学家、万名科技工作者上讲台”暨“院士专家上讲台”系列科普活动。

在这场面向青少年的科普盛宴中,蒲慕明院士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案例,引领同学们探索大脑的奥秘与人工智能的前沿发展。他从基础神经科学知识入手,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大脑工作机制、神经可塑性等核心概念,并阐述了这些研究成果如何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突破。

蒲院士通过丰富的实例展示,让同学们了解到脑科学研究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的巨大潜力。从人脑学习机制到机器学习算法,从神经网络到智能系统,每一个环节都激发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他特别强调,对大脑运行机制的深入研究,将为开发更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提供重要启示,这也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争相提问。“人工智能会拥有情感吗?”“我们该如何为从事脑科学研究做准备?”“未来的脑机接口技术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面对同学们充满想象力的问题,蒲院士一一耐心解答,并鼓励大家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培养探索精神,为未来投身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此次“院士专家上讲台”活动是自治区科协推动科普教育、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的重要举措。科学家与中学生的面对面交流,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科学视野,更在年轻一代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乌鲁木齐市第五十四中学的师生表示,这样的高质量科普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自治区科协将继续组织更多顶尖科学家走进校园,为青少年搭建与科学大师交流的平台,在全区营造浓厚的科学氛围,为培养未来科技创新后备人才不断努力。(人民日报记者 韩立群

责任编辑:胡仁巴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