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富民产业 两项团体标准落地新疆,伽师新梅、阿勒泰沙棘有了追溯指南
人民日报客户端新疆频道胡仁巴2025-10-12 08:27
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获悉:自治区质量基础发展研究院日前联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在乌鲁木齐召开团体标准技术审查会,《地理标志产品 伽师新梅追溯指南》《地理标志产品 阿勒泰大果沙棘追溯指南》两项团体标准通过专家组审定。该标准明确了产品在种植、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的数据采集与编码要求,填补了新疆地理标志产品追溯领域的标准空白。
此次伽师新梅及阿勒泰大果沙棘地理标志产品追溯体系标准通过审定后,将为伽师新梅(属喀什地区)、阿勒泰大果沙棘等产品赢得市场信任、对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市场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目前,新疆伽师县新梅销售期已由往年20天集中上市期,延长至2—6个月分批上市期,实现错峰销售、保质稳价。当地加工企业还开发出果干、果酱、果酒、NFC(非浓缩还原)新梅汁等20余种副产品,新梅及其加工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与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同时,伽师县还制定《伽师新梅育苗技术规程》等6项地方性标准,组建专业技术服务团队,为企业、种植户、采购商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助力提升当地农业生产水平。
今年伽师县新梅种植面积已达57万亩,预计产量41万吨、一产产值80亿元以上;带动农民人均收入从2020年的1000元增长至1.7万元以上,新梅已成为当地农民群众的“致富果”。
而在阿勒泰地区,昔日荒地已成“绿色银行”,沙棘真正成为富民增收的“金色产业”——目前,该地区沙棘林面积已达28.54万亩。
作为大果沙棘的故乡,阿勒泰地区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推动沙棘种植与深加工全面发展。当地企业运用冻干、低温萃取等创新技术,开发出原浆、果粉、精油及药字号产品、健字号产品、化妆品等系列产品,形成从种植到生物科技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人民日报记者 胡仁巴)
责任编辑:阿尔达克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