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监测实时“盯”隐患、移动终端一键“叫醒叫应”、身边安全隐患群众报……10月14日,成都市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现场工作会召开,在科技赋能基层安全防范和应急管理新技术新模式新场景演示会上,9个“科技赋能”小场景集中亮相,覆盖风险排查、安全监管、应急处置、责任落实等全链条各环节,为破解基层应急治理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方案,为“立园满园”行动实施筑牢安全保障。

成都科技赋能基层安全防范和应急管理新技术新模式新场景演示会现场。成都市应急局供图
据了解,成都人口规模大、产业聚集高、城市运行复杂,基层应急管理面临多重挑战;此次集中亮相的9个“科技赋能”小场景均来自基层实践,这也正是成都市以“小切口突破、靶向式治理”破解基层应急管理痛点的关键环节。
作为安全风险管控的“第一道防线”,更精准的监测将实现更高效治理。比如,武侯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一张图”场景实现了有限空间作业的规范化、流程化管理,为基层监管提供了精准高效的科技手段;桂溪街道则通过“三单耦合+双端巡查+四色预警”实现风险智控,提供了责任闭环、科技赋能、群防群治的基层治理新经验。
及时防控、处置风险点,就能最大程度避免灾害发生。彭州市一键“叫醒叫应”系统,就有效打通基层应急指挥神经末梢,无人机系统化应用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应急网络,提升应急救援效能。
除此之外,记者在演示会现场看到,从AI风险辨识到物联网智能锁,从在线监管平台到清单化智治工具,这些新技术、新模式、新场景充分展现了成都在“科技赋能”基层应急管理方面的创新活力与实际成效,也让基层应急管理从“经验驱动”向“科技驱动”转变。
当前,成都市正深入实施“立园满园”行动,产业园区扩容、企业数量增多,对镇(街道)、园区的应急响应速度、处置精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基层应急管理强了,城市运行才能更加平稳。”成都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科技赋能,为园区安全发展‘最后一公里’提供重要支撑,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注入强劲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