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七日谈 | 这样的上海,“非常了不起”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王崟欣2025-10-21 21:11

上周的上海,重要会议接连不断,国际化浓度颇高。第37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大会、世界中国学大会、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多场盛会,外国嘉宾集聚,也带来了他们眼里的上海。

相关媒体报道。

黄浦江畔,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

“非常了不起!”当来自乌克兰的西南林业大学外籍专家克秀莎走进徐汇滨江,看到一整片的滨江地带,不是商业、不是住宅,而是市民公共活动区域,她情不自禁地赞叹。

这样的赞誉不少。有的来自学者、有的来自企业家,有的是第一次到上海,打破了过去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有的多次前来,仍然忍不住为变化惊讶。

赞誉,是给上海的,也是给中国的。赞誉背后,是对上海发展和治理功力的肯定,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直观认同。

会场内外,一种语言成为主流——

当来自塞尔维亚的留学生菲利蒲,跟随世界中国学大会参访团走进上海豫园等景点,他惊奇地发现,当讲解员用中文进行介绍时,20多人的参访团里,只有一位学者戴着翻译器。不只是会场外,场内的发言、采访,不少学者也坚持用中文完成。一位学者直言,“虽然我的中文讲得不好,但请试着让我说完。”

中国的发展,正引起世界的关注。当说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研究中国学的全球学者越来越广泛,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东方大国,正以其生动的现代化实践,展示蓬勃生命力。从“西学东渐”到“东学西渐”,是世界格局的天平在悄然变化。今天的中国,这样的发展,“非常了不起”。

面对面间,一场会议令人动容——

第37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承包了国庆后的首个周末,又拉开了新一周的序幕。来自全球17个国家的45位顶尖国际企业家受邀前来。愿意来、远道而来,有的甚至年年来,本身就是对中国的坚定看好与信心。

市咨会上,上海主要领导与企业家面对面,敞开心扉、接受建议,这场连续举办37年的决策咨询会,疫情期间即使转线上也没有中断,仿佛在向世界宣布上海开放、创新、包容的决心。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这同样“非常了不起”。

不只是市咨会,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大会、世界中国学大会、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高密度的会议背后,是高浓度的开放。

有歌词唱:“不如见一面”,古人云:“百闻不如一见”,外贸市场则用“一次见面,胜过千封邮件”形容面对面交流的重要性。事实上,这些密集的会议、这样高的开放浓度,不只在上海过去一周,几乎贯穿上海每一周。一场场会议,搭建起一座座交流的桥梁,促进人员往来、思想碰撞、合作共赢,也成为国家与地区间开放合作的重要信号,更是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一场场会议,反映出上海包容、开放、创新的城市精神,更从侧面反映出这座城市的从容、有序、自信。

上海何以开放?在给市咨会开幕致辞时,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说,开放、创新、包容是上海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品格,也是上海未来发展行稳致远的精神力量。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扩大开放,以敢为人先的精神锐意创新,以融通共赢的心态诠释包容,相信上海一定会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创造更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王崟欣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