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日|“摩天工厂”展现“工业上楼”未来空间
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田泓2025-11-01 16:09

“工业上楼”是推动产城融合、提高土地效益的重要措施。10月31日,2025上海国际城博会举行“探索智造新空间 打造工业好房子”工业上楼(智造空间)论坛,一系列“工业上楼”示范项目引发关注,从低多层的灵活配适,到超高层的空间突破,拓宽了建筑工业化重塑工业空间的可能。

全国首个全装配式百米“摩天工厂”模型。中建科技供图

中建科技展区展示了全国首个全装配式百米“摩天工厂”模型——深圳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1万平方米,可提供32.1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集研发办公、轻型生产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

中高层工业产品则在产业集聚与技术上表现突出。北京小米智能工厂二期项目位于昌平区,总建筑面积14.11万平方米,围绕智能产线配套建设小米实验室、科研办公观光参观动线等功能载体,采用负压方式打造超洁净厂房,通过100%数字化管控形成高度智能化的“黑灯工厂”。正式投用后,将年产1000万台小米智能手机。

低多层工业上楼产品以灵活布局与高效融合为特色。位于奉贤区的上海欧诺信新建厂房项目,总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厂房最大层高6.5米 ,最大跨度13.1米,最大荷载2吨每平方米。项目将生产、办公、仓储功能融入同一栋综合产业楼宇,实现多场景高效融合,已成为上海工业建筑标杆。

论坛上,中建科技“工业上楼-产业空间建筑产品”发布。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建科技设计大师孙占琦介绍,工业上楼-产业空间建筑产品用建筑工业化的理念,攻克了通用结构底盘等关键技术,研发“平面标准化、立面多样化、机电模块化、构件通用化、建造智能化”技术,实现“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工业上楼-产业空间建筑产品分为“三类九档”,“三类”即低多层、中高层、超高层产品;“九档”即每类产品根据维护体系的不同需求,分成基础档、实用档、提升档,可满足生产类、研发类、产研结合类等多种类型企业的使用场景。产业空间建筑产品有好用、好建造、好维护的特点,可满足大部分生产类企业对“大跨度、重荷载、大层高”产业空间的共同需求,相较传统现浇工业建筑,可节约工期30%,减少人工40%,减少建筑垃圾排放80%,而建造成本不增加。

中建科技自主研发的模块化设备机房,在工厂制造下线后,运输到工地,与建筑内管线完成连接,即可投入使用。目前,产品已在上海、广东、江苏、重庆、贵州省等地广泛应用。

责任编辑:巨云鹏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