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由云南省承派、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成建制组建的第25批中国(云南)援乌干达医疗队抵达乌干达。医疗队涵盖麻醉科、泌尿外科、耳鼻咽喉科、普外科、感染科、针灸科、脊柱外科等多个专业领域,抵达后迅速投入中乌友好医院的医疗援助工作,以专业能力和医者仁心,在异国土地上续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动人篇章。

面对当地医疗资源匮乏、疾病谱复杂等多重挑战,医疗队抵乌后第一时间与第24批医疗队完成工作交接,并与中乌友好医院医护团队召开对接会,全面了解科室设置、设备配置及常见病种,快速融入工作环境。截至10月31日,医疗队已完成中乌友好医院门诊392例、手术117例,接诊华人门诊266例、手术101例,开展针灸治疗251例,以高效行动搭建起守护生命的通道。
10月7日,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救在中乌友好医院手术室展开。一位年轻母亲因车祸导致失血性休克,生命垂危。医疗队与乌方医生协同作战,由普外科医生王春晓与乌方外科主任共同制定手术方案,麻醉科医生实施全麻,泌尿科、耳鼻喉科、骨科等专家各司其职,历经4小时成功完成手术。10月9日,患者病情稳定,转入普通病房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
次日子夜,医疗队再次闻令而动。一名华人同胞陈女士因意外摔伤导致面部严重出血,队员们迅速赶赴诊室,在照明有限的条件下完成鼻外伤清创美容缝合、止血及周身外伤处理。术后,陈女士动情地说:“看到白大褂上的五星红旗,我感到很安心!”她表示,中国医疗队精湛的技术是她坚定选择到中国医疗队驻地就诊的原因。

除了急诊与手术,医疗队还在日常门诊、病房管理中展现专业与温度,并通过针灸等中医疗法为当地患者解除病痛。与此同时,医疗队通过手把手带教、联合查房、病例讨论和学术讲座,将经验与技术倾囊相授,助力乌干达提升本土医疗“造血”能力。
“中国援外医疗队”,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份跨越山海的承诺。第25批援乌干达医疗队以精湛医术、无私担当和人文关怀,生动诠释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