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新质生产力加快能源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人民日报客户端陕西频道2025-11-14 14:03
近期,由陕西精益化工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合作研发的“基于富氧燃烧的低温干馏荒煤气提质成套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技术。这一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煤低温干馏领域的空白,可产出高品质的荒煤气,用于合成氨、尿素等农业化肥,适配甲醇、乙二醇、烯烃等化工产品生产,进一步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延伸。
“每立方有效成分提升至78%以上,热值提升约1.6倍,可作为生产化工品的优质原料,为兰炭产业链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以及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榆林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张大为介绍。
在陕西能源赵石畔煤矿,5G+多网融合系统正在实现井上下全面覆盖,依托5G RedCap技术,喷雾降尘、管网监测等系统完成无线化、轻量化融合应用。今年5月,该项目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通过构建‘1116N’智能化应用架构,我们实现了从人工操作到智能自主的跨越,目前,正在进一步拓展采煤机规划截割、AI识别预警、全工作面数字孪生等高级应用。”陕西能源赵石畔矿业相关负责人王超说。
据悉,依托榆林国家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榆林煤制油气战略基地建设,陕西正在积极推动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和煤油气综合利用,已基本形成煤制油、煤制乙二醇、煤制甲醇—烯烃及下游产品、煤基高端化工品等现代煤化工产业链。

值班编辑:雷坤
责任编辑:张丹华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