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向拉共体第九届峰会致贺信引发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人士热烈反响
01版:要闻
一份提案,牵出一条民生热线
“丁零零……”4月3日晚,北京安定医院,12356热线铃声响起。 “您好,这里是北京市12356心理援助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 “我感觉最近不太顺心……”来电人李先生情绪低落。接线员施道明用温和的声音安抚着来电人的情绪:“您有啥烦恼苦楚,可以和我说说。” 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截至今年2月中旬,北京、上海、浙江等18个省份已开通12356心理援助热线。5月1日前,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将全面启用。 这条民生热线,源于一份政协委员的提案。 一名留守儿童的心事 一名留守儿童的心事,深深印在全国政协委员、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部长岳伟的脑海里。 “爸妈常年在外务工,很少回家,只有我和爷爷一起生活,有些孤独……”2024年3月,河南开封市留守儿童小雨拨通了共青团青少年服务热线电话,寻求帮助。 “我理解你的感受,可以和我聊聊你的具体情况吗?”电话另一头,心理咨询师认真倾听、耐心安抚,小雨逐渐敞开心扉。 “下次试试给父母打电话、视频聊天,也可以通过堆沙堡、唱儿歌让自己开心。”心理咨询师边听边记,先后和小雨沟通了8次,帮助她调节情绪。密密麻麻的工作日志,详细记录了心理咨询的全过程。 放下电话,服务台又联系到属地团组织志愿者,走访小雨的监护人和老师,发现小雨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安全感,爷爷在学习上的帮助也
从一次接力看中国式民主(今日谈)
一条热线,脱胎于群众“点单”、委员“送单”、部委“接单”的丝滑接力,高效完成从民有所呼到政有所应的闭环,这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如何更好实现民主,让民声促民生、呼声变掌声? 起点,在人民意愿的充分表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过程中征集网友建言200多万条,各地的“小院议事厅”聊出桩桩民生工程……接地气的形式,推动政府的“干”与群众的“盼”精准契合。 落点,在人民意愿的有效实现。湖南八旬老人随手写的建议,甘肃临洮居民视频提的诉求……凝结升华成法规条文,映照着中国式民主的广泛、真实、管用。 民主是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检验民主成色,还得请人民来“验单”。把实事办好、让群众满意,不断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力量源泉。
习近平向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第九届峰会致贺信
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 4月9日,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第九届峰会在轮值主席国洪都拉斯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峰会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包括中国及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在内的“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拉共体坚持独立自主、联合自强,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发展合作、推进区域一体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衷心祝愿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和人民在发展振兴道路上取得更大成就,为增进“全球南方”团结协作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强调,中拉关系历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已经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阶段。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化,务实合作持续拓展,人文交往日益密切,惠及中拉双方人民,树立起南南合作的典范。中方愿同地区国家一道,推动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得到新发展。今年,中方将在北京举办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欢迎拉共体各成员国来华参会,共商发展大计、共襄合作盛举,共同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贡献智慧和力量。
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修订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办法》
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 国务院、中央军委日前公布修订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共7章60条,主要修订了以下内容。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工作制度。规定军队药品管理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风险管理、全程管控、军地协同的原则;明确军地单位职责分工;加强军地药品管理协作。 二是加强军队药品储备管理,保障药品供应。完善军队药品储备制度,规范军队药品采购管理,完善军队药品供应管理。 三是规范军队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推进合理用药。要求军队医疗机构配备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师或者其他药学技术人员,明确军队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制剂批准证明文件的发证机关,完善医疗机构制剂调剂使用制度。 四是细化军队特需药品管理,确保药品质量。明确军队特需药品注册程序,加强军队特需药品生产管理,增加军地技术支持协作机制的规定。 五是强化军队药品监督管理,保障药品安全。明确军队监督检查职责,完善军队药品质量抽查检验制度,增加军队药品安全风险管控规定,健全军地违法行为查处机制,完善相关法律责任规定。 (《办法》全文见第十五版)
相信中国 相信明天
这个春天,“相信中国”成热词。 “对我们来说,机遇存在于中国所有城市”“中国科技创新生态为促进全球协同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博鳌亚洲论坛、中关村论坛三场高层次论坛2025年年会次第启幕,“看好中国”成为普遍共识。 国际医药巨头阿斯利康宣布将在北京建立第六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上海浦东再迎13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家外资研发中心……外企高管密集访华,“到中国去”成为众多外商的坚定选择。 世界经济风云激荡之际,“相信中国”缘何成了不约而同的信念? “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3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指出。 信念,源于信心。中国作为“确定性的绿洲”,正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信心、注入动力、注入正能量。 (一) 相信中国,因为中国坚定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国总能用新事物令世界感到惊喜”,美国前商务部部长卡洛斯·古铁雷斯的话,代表了很多国际观察家对中国认识的转变。 进入2025年,中国创新成果井喷式涌现: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飞天在即,中国航天持续标注中国的新高度;CR450动车组样车试验时速450公里,蓄力刷新中国的新速度;DeepSeek“刷屏”全球,宇树机器人火爆出圈……新质生产力深刻改变着中国的经济发展
图片报道
近日,乌玛高速惠农(蒙宁界)至石嘴山段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预计今年8月通车。据了解,乌玛高速连接内蒙古乌海市和青海玛沁县。图为4月10日,工人在乌玛高速惠农至石嘴山段进行施工作业。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摄
“唤醒”老屋 富民增收(提振消费一线观察)
“我家的老房子,还能不能纳入改造?”谢新华问。 方杰乐了,“想好了?” “这是好事嘛,有搞头。”谢新华笑答。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保和瑶族乡月峰村,不少瑶族老屋独具特色,却长期闲置。而邻近的仰天湖大草原景区,因生态保护需要,对餐饮住宿项目严格限制。 闲置老屋和文旅发展之间,怎样更好适配? “这‘泼天的流量’,我们一直没接住。过了好几年,就搞了几家小土菜馆。”刚卸任村党总支书记的陈泽志很懊恼。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探索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北湖区“唤醒老屋”试点工作,是从2023年开始的。 “我们做过摸底调查,全区35%以上的农村房屋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北湖区农业农村局局长何琳琳介绍,“在前期试点工作基础上,计划用3年时间改造老屋300栋、打造10个特色村落,带动更多农民分享文旅融合的红利。” “从既往经验看,单打独斗不行,必须面向市场,集中开发运营。”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乡村规划师方杰,经北湖区政府牵线,走进月峰村。 听说要改造老屋发展旅游,质疑声不少。 “就怕不长久。”“有些村也搞过,最后烂了尾。” 思来想去,谢新华明确表示“不参与”。 培育核心竞争力,要靠文化赋能。 “不能走传统农家乐吃、住、游的老路,‘网红
2024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贸易额达8900亿美元
本报天津4月10日电 (记者靳博)上合组织成员国投资促进工作组第九次会议4月10日在天津市召开。记者在会上获悉:2024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贸易额达8900亿美元,创历史纪录,约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4.4%,充分展现出区域内贸易发展的巨大活力和广阔前景。 截至2024年底,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各类投资存量超1400亿美元,承包工程累计新签合同额超1万亿美元。
导读
理论·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中深化对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的认识 第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