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二字宏大而抽象,只有聚焦于细微之处,方能触摸其真实纹理。
放眼五溪大地,项目现场吊塔林立、车站机场人流如织、景点商圈人头攒动、街头巷尾车水马龙……在升腾氤氲的人间烟火里,激荡起一个城市生机勃勃的经济动能和民生温度。
站在时间节点驻足回望,2023年,全市上下以“战斗”姿态奋力打好重点民生保障仗,10件34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4件5项重点监测民生项目和8件10项重点民生保障项目尽数兑现,其中新增城镇就业、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等20项民生工程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以更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更加便捷多样的民生工程、更牢更实的民生保障底线,切实推动民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科学谋划聚力民生实事
民生稳,民心就稳,社会则稳。
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怀化市委市政府高位统筹谋划,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发展六仗”工作,组建了以分管副市长为召集人的重点民生保障仗工作专班(以下简称“市工作专班”),各地各部门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构建了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的工作机制,于年初伊始全面打响重点民生保障仗。
——高位统筹科学谋划
强化决策部署。市工作专班相继印发《2023年怀化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方案》《2023年重点监测民生项目指标任务分解方案》《抓好两头带好中间促进重点民生保障仗整体提升集中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方案举措,全力以赴促进项目建设提质加速。
创新工作方法,推出“一月一考核、一排名、一通报”“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等多元工作模式,以快马扬鞭的姿态,在全市掀起“比学赶超”的发展浪潮。
——保障民生实招频出
纵观全年施策方式,各级各地各部门旗帜鲜明地把“实”字贯穿到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
市生态环境局狠抓扬尘污染治理、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餐饮油烟管控、机动车污染防控、秸秆禁烧和农机作业扬尘污染治理、涉气企业污染物治理等内容,使民生工程更符合民意。
市人社局安排专项资金,推出“建设国际陆港城·争做国际陆港人”四季主题招聘,打造“陆港职播间”、怀化人社驿站、怀化人社“码”上办小程序等便民平台,帮助劳动者就业增收。
市水利局开展“水利干部下基层,精准施策惠民生”行动,奔赴项目现场沟通协调、调动资源,整合力量分类分步推进。
沅陵县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为抓手,按照“抓两头、带中间、全覆盖”的工作思路,通过抓标杆示范、抓薄弱提升、带中间进步的方式,不断强化项目建设。
……
——精准履行要素保障
民生实事事关百姓福祉,涉及千家万户,只有在前期强化要素保障,才能在使用与发展中释放社会活力。
项目开工前期,市工作专班积极协调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人社、电力和水务等要素保障部门,主动落实资金、土地、用工、水电等后方保障,凝心聚力确保项目推进有力有序。
扎实的部署催生了傲人的成绩。自6月始,怀化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连续7个月在全省排名第一,怀化市更是获评2023年度湖南省重点民生实事、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先进市州荣誉称号。
因地施策提升项目质量
在城市能级跃迁中,万千市民的精神风貌也深深融入了城市的发展基因里。
2023年,对于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黄土坝村56岁的村民丁宗兰来说,又是一年好光景。实现家门口就业的她,不仅能在闲暇时照顾家庭,加上逐年提升的养老金,年收入已达近6万元。
同丁宗兰一般,更多劳动者同样收获了一个好年景。去年,怀化市农村低保提标至5052元/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增加养老金108.13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月人均增加养老金4.33元……从生活冷暖到安居乐业,从教育医疗到公共服务,怀化紧握民生保障“总钥匙”,让450多万五溪民众直接受益。
“我们建立项目清单、任务清单、政策清单和考核清单管理机制,抓实数据评估认定和项目管理信息平台调度验收作用。”市工作专班成员张俊介绍,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将项目管理、调度、验收、评估认定等环节贯穿至项目始终,真正保证项目能用、可用、耐用。
民生实事的成效,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检验着民生改善的含金量。各牵头单位与责任单位的种种举措,让市民对社会公共服务信心更足。
在市工作专班的统一部署下,各级各地各部门邀请84位本地区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深入项目现场监督检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确保工程有效实施使用。
市乡村振兴局开展“农村新改户厕质量大比武”活动,稳步推进厕所革命,使31641户家庭用上干净整洁且符合日常需求的厕所。
市妇联在完成“两癌”免筛的同时,积极争取中央公益彩票贫困妇女“两癌”救助金救助患病妇女,帮助筛查治疗183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和25例乳腺癌及癌前病变患者。
辰溪县通过县内电视、网络等平台,每季度通报项目完成情况,以宣传先进、曝光后进的方式,推动项目建设高质高效。
……
距离怀化市87公里之外的会同县连山乡工业园区,工人李凤不仅每月有4000元工资,还享受着政府直接发放的稳岗补贴费用,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现在政府政策好,我们可以享受低价购房等福利政策。”提及未来,李凤笑着说,孩子年纪小,但园区工人能享受免费托管服务,等孩子长大后,就去城里买房安家。
一项项惠民举措,一桩桩暖心实事,真正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了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成果,不少群众由衷感慨:“政府真正把我们老百姓的事放在了心上。”
厚植福祉尽显幸福之美
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补齐民生短板,围绕城市发展定位,怀化市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之城款款而来。
寒冬腊月,家住鹤城区红星街道的赵丽萍,空闲时总喜欢到街道综合文化服务站跳舞。在这里,她不仅每天能和百余位社区居民交流舞蹈技巧,还能参加阅读、乒乓球、羽毛球等文体活动。
“我今年‘两癌’检查时,医生说我身体好得很。”在收到“两癌”免费筛查启动信息后,赵丽萍主动体验。于她而言,常年保持规律运动和积极心态,是她的健康秘诀。
与赵丽萍一样,不少市民通过各大渠道及时享受到了民生红利。今年,市人社局发挥牵头单位的主观能动性,狠抓重点民生保障仗宣传局部战,与湖南日报、红网、怀化日报等主流媒体深入合作,搭建全媒体矩阵,在《怀化日报》头版开辟《民生现场》专栏,通过每周发布专题报道的形式,实时关注21个市直相关部门和13个县(市、区)在重点民生实事方面的进度和成效,持续扩大怀化民生领域的品牌形象,广泛提升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和“知晓度”。
新媒体矩阵的搭建,也让信息反馈尤为便捷。市工作专班巧用媒体平台留言功能,将群众呼声上传顶层,使决策更具合理性和适用性,保障了信息在党政机关与群众之间的良性循环。
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娟收到群众政策不清、办事不便的反馈,于是辗转调研、多次考察,上线怀化人社“码”上办小程序、策划“怀小稻”人社微课、打造怀化人社驿站。
市残联充分考虑残疾人身体状况,对符合条件的困难残疾人“量体裁衣”,制定“一户一策”改造方案,全力解决群众出门难、入厕难、洗浴难、做饭难等问题。
芷江侗族自治县聚焦群众“微幸福”,在全县219个村(社区)搭建群众“家门口”的便民服务平台,在解民忧、兴产业中不断地推动民生实事建设。
……
扑下身子倾听民意,群众归属感和信任感大幅增强。“我学历不高,也没什么特长,谢谢你们尽心尽力帮我。”在溆浦县人社局的帮助下入职晨光文具后,福建返乡市民欧珍珍连连致谢。
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怀化市委、市政府对人民最深情的牵挂。走进鹤城区汽零总厂小区,只见居民围桌而坐、闲聊谈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95岁的向子星大爷告诉记者,小区有着35年的“悠久历史”,此前公共设施破损严重、垃圾臭气熏天,如今在政府的帮助下,小区不仅整修了道路、加装了固定充电桩、规划了停车位,还翻新了绿化带。
“每月有养老金,孩子们负担小,居住环境也好。”
“我们平时一起聊天下棋,打打羽毛球,生活既丰富又充实。”
……
谈起现有生活,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个个笑开了颜。
夜幕下的新天地广场,开启了夜宵模式。小吃摊前,客来客往。“以前很多小商贩喜欢用炭火,既熏又呛。”正在吃“疯狂烤翅”的市民蒲辉辉说:“现在小摊烧烤都用电,‘撸串’时空气好多了。”
幸福是什么?是城市在共建共享中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还是街头巷尾热热闹闹、挨挨挤挤的生活乐趣,抑或是日影西斜时家家户户袅袅升腾的热饭菜香,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剖析其内核,幸福二三事,无非一捧人间烟火。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丽红 佘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