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脚底的黑痣,
是“平步青云”还是健康隐患?!
近日,京都儿童医院皮肤科接诊了一位2岁的小宝,宝妈说:“宝宝出生脚底就有一颗黑痣,奶奶说脚底的痣寓意平步青云。但是我看过一些新闻,很担心这种痣会发生变化、影响孩子的健康。”
到底是妈妈“小题大做”
还是奶奶“轻敌”?
每个人的身上,都躲不过长几颗甚至几十颗黑痣。很多人会觉得,这不是正常现象吗,何必如此紧张?确实,大部分的痣都能“乖乖”躺在那儿,最多也就是影响美观。
但此次接诊的小宝,由于黑痣长在经常摩擦的脚底部位,这就大大增加了恶变的风险,经过一系列检查治疗后为宝贝进行了切除。
在此,京都儿童医院皮肤科医生提醒您:有些痣必须引起重视。如果痣长在了不该长的地方,或者突然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因为它们可能会悄悄恶变为黑色素瘤,这是恶性程度很高的癌症!
那么宝爸宝妈如何早期发现、排查“坏”痣呢?记住3+5法则 ↓↓↓
3个部位要当心
一些特殊部位的痣会由于经常受到刺激,更容易恶变。宝爸宝妈一旦发现要及时带宝贝前来就医,并且要特别关注、重点留意其形态变化。
1.易摩擦的部位——当发现孩子在手心、脚心、腰围、腋窝、腹股沟、肩部等经常摩擦的地方有黑痣时,建议及时就医;
2.经常日晒的部位——紫外线照射过多也是色素痣恶变的重要因素。长在头、颈部的痣,因长期遭受阳光暴晒,也可能发生病变;
3.创伤部位——相当一部分黑色素瘤患者的原发灶有过外伤史,如扎伤、砸伤、挤压伤等,受伤部位色素一直不消失,在修复过程中出现细胞恶变。
为了及早发现黑色素瘤,皮肤科医生建议要定期(每3-6个月)进行查体。
5个时刻要警惕
1.不对称——当黑痣的一半与另一半看起来不对称,或外观出现不对称的变化时;
2.边界不规则——当边缘不整或有切迹、锯齿等,不像正常色素痣那样具有光滑的圆形或椭圆形轮廓时;
3.着色多样化——当黑痣表现为污浊的黑色,或有褐色、棕色甚至白色等多种不同颜色,且深浅不一、混在一起时;
4.直径>6毫米——当黑痣直径大于6毫米就要观察是否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而直径大于1厘米的色素痣最好做切除加活检;
5.皮损渐进性隆起——当黑痣在大小、颜色、形状等方面发生改变,例如整个瘤体有轻微的逐渐隆起时。
更重要的在这里
皮肤科医生表示:如果孩子身上的黑痣发生在以上3个部位、或存在以上5种现象,一定要尽早前往皮肤科咨询医生,由医生面诊后给出专业意见、评估病变风险、确定是否需要祛除或观察治疗。
另一个需要重点强调的是:有患者因为点痣而激发恶变,最终悔恨不已。针对存在恶变风险的“痣”建议完整切除,再送检,而非激光、冷冻,更不应点掉,手术是防止复发的重要方法。因此,建议家长切勿擅自带孩子点痣,一定要由专业皮肤科医生经过规范检查后给出科学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