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孙悟空、木卡姆与交响乐》研讨会在京召开
纪录中国
纪录片产业服务平台
2024-01-18 18:25
关注

2024年1月16日,《孙悟空、木卡姆与交响乐》(暂定名,下同)研讨会成功举办,来自中国外文局、五洲传播中心、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科技声像工作者协会、新加坡海滩别墅影业有限公司的权威专家、《孙悟空、木卡姆与交响乐》的主创团队以及法国合作方代表参加了会议。

2024年,我们将迎来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为展现中国音乐的恒久魅力和独特价值,展示中法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北京科影传媒有限公司将推出2集系列纪录片《孙悟空、木卡姆与交响乐》。与会专家与主创团队面对面展开探讨,深入分析解读本片的创作经验与现实意义。

何苏六(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表示一位著名法国音乐家自发完成西游记主题的交响乐,这个故事本身就具有传奇性,有很好的创作基础,木卡姆与流行音乐的碰撞也很有趣,中法两国之间有很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交流融合,这是一个很好的走出去的契机,不要带着太重的壳,希望创作团队能够着力关注中法之间的历史渊源,挖掘吸引彼此的卖点和动人的故事,两集节目未必要紧密链接,如果是两个纯粹的项目延展的话,其实也会很有味道。

于冬(中国外文局解读中国工作室副主任)提出孙悟空是不畏强权的代表,木卡姆和交响乐,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碰撞之下展现了更深层次的内容,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相互之间有很深的文化认同感,可以从中法两国相似的文化点切入,通过故事沉淀下来,有一个哲学层面的或者更深层次的表达。

王婉月(五洲传播中心对外传播中心海外平台部主任)认为现在已经看到本片有很多有趣的内容,建议关注质朴的故事本身,找到共同的情感点。年轻一代的木卡姆传承人可以从中法音乐当中找出关联点,把传统和现代做一个完美的结合,也可以通过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在中外平台上传播。

张健(北京科技声像工作者协会理事长)谈到孙悟空的形象在全球范围内都广为流传,中国动画史上的明星《大闹天宫》就以其独具匠心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希望本片借鉴其思路,在现代背景下讲好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体现出其持久的生命力。

冯博(新加坡海滩别墅影业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肯定了这一项目的独特创意,建议多挖掘人物的特色、内心,展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对于孙悟空的理解和诠释,通过主人公的亲身体验,用不同的方式打开中法文化边界,进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

穆热阿勒· 比目拉提(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硕导)认为木卡姆和孙悟空的结合非常具有创意,分享了自己作为新疆人对孙悟空的印象:《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原型就在新疆,可以从这里出发,深入挖掘木卡姆音乐的独特魅力。从中法音乐人的交流碰撞出发,放大融合音乐的概念,展现给全世界的观众。

张鹏(法国合作方代表)提出法方对这一题材表示强烈的兴趣。节目创作团队与故事主线人物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中法双方正在持续推进这项合作。

研讨会最后,《孙悟空、木卡姆与交响乐》创作团队感谢到场及线上参会专家们的指导建议,在未来纪录片的拍摄宣传中,主创团队将与各位专家学者进一步沟通,充分汲取各位专家的建议,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讲出新意,深入展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文化符号,交出一份出彩的答卷。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