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杰:青年退伍不褪色 青春留淮逐梦想
淮安日报
弘扬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2023-12-27 21:28
关注

杨宇杰,中共党员,淮阴工学院2023年毕业生,2017-2019年参军服役,曾获“连队进步之星”、“连队三公里第一”、学校三等奖学金等荣誉,获批发明专利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现就职于天合光能(淮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腔热血 参军入伍。被问起入伍的原因,杨宇杰说道:“世界它就在那里,等着我去探索,刚好看到了征兵的消息,所以我决定去试一试。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这是我经历后才懂的体会。”刚入伍的时候,他对单调但严苛的内务、队列、管理,感到强烈的落差和不适应。但是他想要成为一名严格遵守军纪的军人,必然要经历捶打。“大家都知道的豆腐块军被,需要三分叠七分修。现在叠被子不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我更将它作为一种修心的过程,修的是耐心、恒心。事情很小,却是刻在脑子里的深刻。”杨宇杰自豪地说。

image.png

让他印象最深刻是在地图上直线距离就有100多公里的“冬季拉练”。杨宇杰说:“这次拉练一开始是适应性训练,每天走个20多公里,后来慢慢增加,接着进行负重,最后正式行军。还记得当时好奇地把背囊装好后特地称了一下,有50来斤,这还不算身上的装备。这次拉练的最后3公里路,路上全是大大小小的石子,我都没法落脚,一落地就是刺骨的疼。那一段路是战友互相搀扶着、咬着牙、忍着泪走过的。军营是磨砺品格的大熔炉,进去是铁,出来是钢!”

image.png

初心不忘 整装出发。2019年9月,杨宇杰返校继续完成学业,但刚开始,他对校园学习和生活感到不太适应。辅导员顾秉健老师鼓励他:“你要谨记初心,保持在部队时的优良传统,未来一定会更加广阔。”于是,杨宇杰逐渐放下思想负担,立志在学业上取得突破。上课、听讲、笔记、作业样样都不落;晚上休息前,查缺补漏,遇到老师同学就虚心求教。同时,他主动担任班主任助理,交通工程学院学生会副主席。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他争做防疫志愿者,协助老师进行网格化管理,在宿舍开展学生信息登记、体温测量、宣传防疫知识等工作。2020年暑假,他参与共青团东台市委组织的“大学生西瓜节志愿者活动”,积极为家乡产业代言,因实践成绩优异,被评为“优秀实践大学生”,相关事迹被团中央“创青春”公众号报道。他用自己的热情和付出践行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成为学弟学妹心里认真负责和努力上进的典范。

青春留淮 成就精彩。2023年毕业时,杨宇杰选择留在生活4年的淮安继续奋斗。“淮安市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政策让我感受到淮安对人才的重视。通过深入一线参观企业,让我亲身感受到了淮安蓬勃的发展动能。我对这个城市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会带着这份感情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提升自己,为淮安的建设出一份力。”杨宇杰说。有了清晰的目标和准确的定位,他顺利地找到天合光能(淮安)科技有限公司设备储备工程师职位。目前,他主要负责设备人员的考勤工作,解决部门员工的后勤保障问题;对员工人员交通安全、职业健康安全、企业文化等进行日常培训;对采购的光伏设备器材进行分类整理,建立档案,对前道串焊机的生产情况和设备性能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优化建议等。

image.png

杨宇杰说,虽然步入工作岗位仅半年,但得到了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收获了师父言传身教的经验。前辈们不仅悉心讲解专业知识,而且教会他如何去调整心态。未来,也将时刻保持求知欲和理性思维,保持一颗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心。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