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技师学院:探索高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 推进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
金报教育
解读教育政策,发布教育资讯
2023-12-19 21:04
关注

作为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首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产教融合基地、浙江省一流技师学院建设单位,金华市技师学院始终以培育时代优秀工匠为己任。在2023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国际总决赛——增材制造赛项中,该校智能制造学院未来工匠班学生吴昊轩代表学校首次冲出国门,以总成绩第2名成功斩获银牌。

佳绩的取得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比赛进行到第二天的模块G(产品3D打印与后处理)环节时,LCD光固化3D打印机突发故障,模型无法成型在打印平台上,凭借其信手拈来的技能和对各类机械的高度熟练,年仅18岁的吴昊轩抗着高压在20分钟内重新更换离型膜并调整好设备参数,让比赛重新回到正轨。

吴昊轩与金华市技师学院就像是千里马遇到伯乐:“我本想走美术特长生的道路,中考的失利让我很迷茫。但在学校我遇到了我的教练胡凯俊老师,他激发了我的潜能,让我成为了‘增材制造’未来工匠班的一员。在这里,我重新找到了人生方向。”

脚踏实地

培养高端技能人才

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都需要以高端技能人才为支撑,而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对于引领行业发展和助力产业升级,必将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在深化产教融合成果、提升竞技成绩、推动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以及学校“创一流技师学院、建高水平专业群”要求的指引下,该校在下属二级学院创设和探索了“未来工匠班”“技能雏鹰班”的人才培养样式,旨在培育一批具备创新精神、实战能力、技能拔尖的未来工匠苗子,为“制造强国”事业和金华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高技能人才支撑。

智能制造学院的“未来工匠班”以浙江省智能制造专业高水平专业群为抓手,整合技校、行业、高校三方资源,通过引入“榕器共享智造平台工业设计中心”和德马吉森精机自动化生产线,牵手浙江大学和省机械联合会,实现技能人才高端化。机电工程学院的“技能雏鹰班”同样重视校际、校企的密切交流,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技能施展舞台。在机电工程学院教学团队的引领下,“技能雏鹰班”积极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在常规训练机制的基础上,创建出特色的党建品牌。

技能训练必定会有枯燥的时刻,据该校机电工程学院院长黄清锋介绍:“未来工匠班”和“技能雏鹰班”均属于浙江省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范畴,其创设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技能,更要学会坚持和等待。金浩东是“技能雏鹰班”的学生,勤奋刻苦的他一直没等到与他匹配的赛事项目。黄清锋亲切地教导他:“千万不要因此而气馁,要学会等待时机,耐得住寂寞,不断巩固已掌握的技能,同时也可尝试接触新的领域,让自己全面发展。”今年12月,金浩东站上舞台,在2023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装备制造行业新技术应用技能竞赛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员S(工业物联网智能传感方向)赛项荣获一等奖。

在各个技术方向的专业导师全程指导下,学生们通过产学全真项目、技师研究课题、技术技能竞赛、最新教改手段等多种培育载体,不断提高技术功底、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学用结合,持续磨练自身的技能水平和实战能力,并且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个大平台,真正参与到生产实践中,体悟行业、企业、大赛的全真工作氛围和技术要求。

全真育人

项目化和任务驱动相融合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支撑,而全真育人,重在一个“真”字。“真”是学生的真实训练,是与企业的真实对接,做真实的产品,接触真实的项目。

该校党委委员、智能制造学院院长杨兴新十分注重实训课程的开课率,他认为做真实的产品才有真正的生命力,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周而复始,不断驱动着学生们进步。杨兴新说:“只要想法现实可行,我一定会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在2023中国(浙江)技能培训教育博览会上展出的1.9米钢铁侠便是如此。96个零部件,60卷PLA打印材料,12位学生,3位专业教师,经3D数字建模、增材制造、部件打磨、喷漆上色、部件组装、布线装灯、总装成型等15个步骤,历时33天,心中的想法变现为眼前高大的钢铁侠3D打印组装模型。

自“未来工匠班”组建以来,学生聚焦电动工具、小家电、智能家居等消费性工业品,参与企业项目获浙大科研团队项目7个,申报立项发明等国家专利3项,完成市场转化6个。在“成长型儿童自行车车架的设计”项目中,“未来工匠班”的师生团队准确地分析企业的技术服务需求,总结出车架造型的设计特征,顺利完成打样、沟通和企划;通过“古子城文创书签的设计与3D打印快速打样”项目,师生团队根据金华市博物馆的需求,实现金华的历史文化融入金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近期,师生团队正与金华春光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接,设计一款可折叠的新型矿泉水瓶,不仅方便收纳,也能更好地保护环境,目前该项目已进行到试模阶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校推崇实践出真知,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通常是模块化的、被人为地切割开来,而实际生产生活中都是知识的集成。“教材只是供我们查询的工具书,让学生学会在行中知、知中行才是最重要的。”杨兴新说。未来,学校计划在各学习工作站建立“工具书柜”,方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及时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升能力。

因材施教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技能人才培养从因材施教开始。该校认为:实训场地一定是千人千面的,根据不同专业和工序,场地的配置也应多元化。根据这一思路,智能制造学院将工业设计中心建成了复合型的工作环岛室,它涵盖了初创草图、电脑建模生成、效果图产生、产品实际模型制作、产品拍摄、模拟路演等一系列过程,将不同专业和工序串联。

未来的工匠们不仅要有高超的专业技能,更要有强健的体魄、强大的内心。据了解,技能竞赛持续时间漫长,学生需要身心的高度集中,是能力的考察,更是体力、脑力、毅力的多重考验。校方尤为重视学生的身心素质,鼓励学生劳逸结合,学校提供营养丰富的餐饮,同时也叮嘱家长注意孩子的营养均衡。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谈及学员们日常训练,技师学院的老师们总会被孩子的言行感动:“晚上十点多,我劝学生回去休息,他们却说,‘老师,让我们把这个项目做完吧,明天还有明天的任务’。”正是因为学生们的拼搏实干,不论是国内外赛事还是就业,金技师学子总能脱颖而出;与来自中职、高职甚至本科院校的竞争对手同台竞技,他们毫不畏惧,将喜报连连传回学校:“创想杯”全国总决赛该校师生包揽高校组、中职组第一名,第十六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获4个全国一等奖,第38届金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3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这不仅是对师生专业水平的认可,更是学校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成果的有力体现。

近日,金华市技师学院成功当选全国数字化设计与3D打印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理事单位。学校各二级学院从各专业学生中选拔组建“未来工匠班”“技能精英班”的做法,这是学校顺应“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高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技能人才培养档次,更好服务于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必将进一步推进学校省一流技师学院和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助力金技学子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未来,学校将带领金技师生持续践行“不畏困难、勤于专研,持续拼搏、敢于竞技”的初心,产教融合、磨练实技,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为“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培养更多高素质优秀技能人才。

(金华传媒记者 方玲珊 董易 通讯员 戴斌 王怡群)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