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分钟险象环生,《画眉》上演“文武”并举的反特故事
广电时评
《广电时评》杂志官方电影号,权威声音、专业评论、行业风标。
2023-12-14 14:45
关注

“如何讲好那个时代的故事、如何还原那个火红年代背景、如何展现那个火热时代中人们的精神面貌,对每个创作者来说都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新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到处是蒸蒸日上的建设景象,但总有敌对势力企图破坏我们的建设成果。保卫新中国,必须有强国利器,中央决定研制世界上最先进的海中利器——潜艇,代号 “水滴工程”……

12月12日,电视剧《画眉》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电视剧频道(CCTV-8)和腾讯视频、优酷播出,其讲述的正是“水滴工程”的故事。该剧由曾晓欣执导,李国新编剧,彭小苒、刘学义、菅纫姿领衔主演,丁勇岱、孔琳、徐百慧、马文忠特别出演,李欣泽主演。

播出之后,该剧以紧张烧脑的反特行动、热血无畏的青年群像和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引发诸多关注。

剧集开篇,庞红梅(彭小苒 饰)奉命接应计丹阳(刘学义 饰)却险被特务截胡,一段“真假接头人”的情节为该剧悬念重重、节奏紧凑的风格奠定基调,而回到泸门后接连发生的“意外”更凸显出反特工作的紧迫性和惊险性。

双线并行,讲有新意的反特故事

《画眉》以20世纪五十年代为背景,讲述了以庞红梅为代表的公安队伍和以计丹阳为核心的科研专家组,齐心协力推进潜艇研制工程,以突破重要的科研难关,为我国潜艇研制事业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的故事。

作为一部具有年代质感的反特剧,《画眉》尝试用全新的视角带观众重走那段特殊岁月。敌明我暗的视角转变,层层剥茧的悬念剖析,高燃热血的视觉呈现……构成了剧集最突出的看点。

从故事架构上,该剧设立了一文一武两条主线——“文”是以计丹阳为核心组成的“水滴工程”专项组,在各方保护下为攻克潜艇研制技术努力;“武”则是以庞红梅为代表的公安队伍,肩负保护国家安全和护航秘密工程的使命,试图揪出藏在暗处的特务。

双线并行的讲述形式增加了剧情的复杂度,而环环相扣的线索、暗潮涌动的局势、敌我难辨的较量,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剧集的故事性和悬念感。

立体塑造,刻画有温度的热血群像

讲故事更塑人物,《画眉》将镜头对准与敌特斗智斗勇的爱国青年,生动刻画了与敌特生死博弈的公安队伍和严谨专业的爱国专家行列等多个热血形象。

针对角色和演员的“适配度”,曾晓欣谈到,如何立住角色,讲好故事,需要演员对角色有深刻理解,再通过精准的表演来展示角色个性。“我认为,首先要抛弃你自己,把自己去融入到那个特定时代,去真正接近那个时代中人的思想状态,进而表现出当时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

庞红梅,一个极具使命感的公安干警。身为警校优秀毕业生的她专业素养过硬,有着不输男子的武力值,在洞察力方面更是表现出超强敏锐度,是不可多得的反特精英。而作为一个以目标为导向的人物,庞红梅肩负着保护归国专家的重任,对此她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的状态,“我是可以用生命保护你的人”。

作为一个智商在线的数学专家,专家组中的“最强大脑”,计丹阳在“水滴工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计丹阳所说,“演算纸上我能算清宇宙运转的规律,但我却算不清人类的谎言与真实。”在数字世界中游刃有余的计丹阳,面对敌我难辨的泸门风云,如何透过迷雾堪破人心是其成长过程中的必备课题。

除此之外,丁勇岱、孔琳、徐百惠等一众戏骨凭借细腻的表演形式和极具感染力的台词呈现,让角色人物更为丰满立体。这些鲜明的人物群像,令剧集在讲新意的基础上更显温度。

立意向深,描摹真实有力量的时代精神

在曾晓欣看来,如何讲好那个时代的故事、如何还原那个火红年代背景、如何展现那个火热时代中人们的精神面貌,对每个创作者来说都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画眉》将泸门仪器厂作为主叙事场景,通过还原年代的真实感,使观众仿佛置身其中,而主角团紧张刺激的反特行动,更渲染出诡秘莫测的氛围,强化身临其间的代入感。

围绕“水滴工程”的核心剧情点,剧集对公安队伍、科研专家组、医保小组和厂工人等不同群体进行多视角呈现,在具备真实厚度的基础上,以小见大地将特殊年代铺陈开来。在平凡中见伟大,剧中每个岗位都被赋予了特定价值,爱国志士的热血集结,生动展现出从心而发的时代精神力量。

如同“水滴工程”的命名一般,“我们就是要用水滴石穿的决心,来完成这项艰巨而神圣的使命”,这无疑是一众爱国青年热血担当的最好体现。和时代同呼吸,和战友共命运,《画眉》以年代背景为基底,险象丛生的反特任务之中包裹着家国情怀和时代大义,释放着积极正向的情感力量。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