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城博物院看文明——遗产与文明课程现场教学走笔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社
2023-12-08 10:30
关注
12月7日,为积极响应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感受浩瀚中华文明史,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文化遗产学班级与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华文明史专题班级参加了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与盘龙城考古工地的课外实践活动。两个班共54人,任课老师为刘礼堂教授,现场教学指导老师孙卓副教授。
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占地面积为4.86平方公里,内含文化公园与遗址博物馆,风景优美、山清水秀,历史气息十足。遗址博物院位于公园的西部,占地约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馆内有3个常设展厅,1个临展厅。
自1954年发现以来,盘龙城遗址的考古工作持续至今,为长江流域考古工作持续时间最长、工作最为系统的遗址之一。武汉大学自2013年开始,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长江学者張昌平教授主导参与的盘龙城参与盘龙城遗址的考古工作,至今已有10个年头,取得了多项重要学术成果,极大推动了学界对于盘龙城遗址聚落布局与城市性质的认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感受了中华文明传承的悠久历史,进行了考古发掘实操。在考古工地上,由发掘区工作人员与老师共同讲解了地层知识、遗迹分布以及发掘工具的使用。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