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桥街道:两举措让垃圾分类“全龄友好”
北京丰台
看精彩丰台生活 身边大事小情 第一时间权威发布
2023-11-08 16:25
关注

“厨余垃圾要放在绿色桶里,其他垃圾要放在黑色桶里,可回收物要放在蓝色桶里……”家住太平桥街道万润社区的瑶瑶拉着妈妈的手,讲解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生活垃圾分类知识。

垃圾分类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关乎居民生活幸福感,如何做好宣传,让“一老一小”也能无障碍学习分类知识,推进“全龄友好型”分类宣传。太平桥街道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开展靶向性宣传,促进居民观念从“要我分”向“我要分”转变,推动地区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发展。

“点对点”指导,让老年居民不再迷茫

“我家里种了很多花,剪下来的花枝树叶属于什么垃圾呢?”

“玉米芯为什么不是厨余垃圾呢?”

11月2日,太平桥街道在三路居社区开展了面向老年居民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耐心细致解答了老年居民们在分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刘阿姨表示:“听了讲解,以后怎么分类我心里有底了。您瞧,工作人员还给我们发放了垃圾分类指引,直接对照投放,再也不费劲了。”

通俗易懂的垃圾分类指引是太平桥街道打造“全龄友好型”生活垃圾分类宣传的重点举措。针对老年居民学习新知识较慢等特点,太平桥街道不断优化宣传方式,通过定期举行宣传答疑活动,发放简单易懂、色彩明亮的垃圾分类指引,将垃圾分类知识科普宣传与游戏相结合等方式,做到“点对点”指导,帮助老年人学习、理解垃圾分类知识。此外,太平桥街道还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垃圾分类上门指导服务,向其提供存放可回收物的周转袋、分类垃圾桶等物资,营造“垃圾分类,人人践行”的良好社区氛围。

分类知识进校园,培养“小小”分类引导员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打败有害垃圾小怪兽吧!”“有害垃圾要投放在特定的垃圾桶里,千万不要让它乱跑掉。”在太平桥街道海嘉幼儿园内,小朋友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围起“彩虹墙”,把化身“红色小怪兽”的有害垃圾围在其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在游戏过程中逐渐掌握了生活垃圾无害化知识。

太平桥街道结合生活垃圾分类“进校园、进幼儿园”主题,为不同年龄段儿童、学生配置专业教学材料,开展适合各个阶段群体的宣传活动,将互动性、趣味性融入垃圾分类宣传,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环保的种子。

通过紧抓“一老一小”,太平桥地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下一步,太平桥街道将谋划居民易于接受、乐于参与、寓教于乐的生活垃圾分类活动,营造全民参与、人人践行的浓厚分类氛围。

来源:丰台时报

通讯员:王旭坤

编辑:林瑶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