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辆入库、插入充电枪、扫描二维码、启动充电,市民胡先生点上一杯咖啡的时间,爱车已经完成充电。
走进深圳龙华区永泰光储超充示范站内,只见一片绿茵茵的草坪,上面排布着5、6张白色桌椅,一辆写着“充电咖啡”的红色巴士格外醒目。
坐落在龙华区科技园区内的永泰光储超充示范站,吸引了不少附近的车主前来体验。市民胡先生就是其中一位,“第一次来到超充站,外观上和其他充电站一样,实际体验起来却很惊讶。我的车平时需要充两个多小时,没想到超充在点个咖啡的功夫就完成了,真的是‘飞一般的速度’!而且,操作简单、流畅,充电枪更轻便,轻松一拔就可以。”
位于龙华区的永泰光储超充示范站
市民胡先生扫码体验超级快充
一秒一公里,“一杯咖啡,满电出发”
6月29日,2023年国际数字能源展上,深圳市“超充之城”建设正式启动。首批“全液冷,超快充”超充样板点同步亮相。
首批“全液冷,超快充”超充样板点亮相国际数字能源展
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必不可少的配套基础设施,目前,充电桩根据充电速度的不同,分为慢充、快充、超充。所谓“超充”,是指比快充更快的充电设备,其最大输出功率可达600千瓦,最大输出电流达600安,最快能以“一秒一公里”的速度充电。
全液冷超充技术支持方华为数字能源相关负责人介绍,新一代全液冷超充解决方案采用全液冷技术,主要包括主机和终端两个部分,采用分离架构,主机最大可以支持12个充电车位,其中有2个是超充终端,最大功率输出可达600千瓦,从而实现“一秒一公里”的充电体验,满足用户的充电需求。“费用上,超级快充和普通快充价格一样。与超充站适配的电池结构的新能源汽车,仅需充电10分钟,就可实现车辆续航400公里。”永泰光储超充示范站项目单位深圳永泰数能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彭振东说。“一杯咖啡 满电出发”的舒适体验在深圳成为了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液冷超充枪电流是标准充电枪的两倍,重量比传统枪线轻50%,可以有限降低车主操作难度,同时匹配所有车型的充电需求,为私家车、网约车、出租车、物流车等各类新能源车辆高效补能。在全液冷技术下,超充站还同步减少了噪声源,有效解决了长时间高功率充电过程中的温度升高问题,可提供更安静、更稳定、更安全的充电环境。
“因为环境好、充电速度快,即使是夜晚也有不少附近的车主来使用超充,和朋友聊天之间就不知不觉充满电。”永泰光储超充示范站项目单位深圳永泰数能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副总监赵理介绍。
用超级速度建“超充之城”,全市已建成超充站44座
近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了《深圳市新能源汽车超充设施专项规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深圳力争到2023年底,建成不少于150座公用超充站;2024年3月底前,建成不少于300座公用超充站,公共充电桩车桩比、超充桩占比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到2024年底,建成技术全球领先、场景多元覆盖的超充设施服务体系,推进“电力充储放一张网”电力需求调配互动机制日趋成熟,加快形成企业、技术、场景等生态优势,树立“深圳超充”品牌形象。到2025年,形成“车能路云”深度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助力深圳产品和服务开拓国内外市场,推动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的“超充之城”,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重点围绕机场、高铁枢纽、邮轮码头、公交场站、会展中心、加油站、公园(含城市公园、森林公园、郊野公园)、核心商圈、高速服务区、4A 级以上景区、灯塔工厂、重要政务场所、重点高校院所等重点场所布局。”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深城交”) 主任工程师曾文鼎介绍,建设超充站将综合考虑各区经济发展情况、人口规模、交通强度、重点场所分布等因素,结合超级充电设施对用地性质、面积的要求以及超充服务半径等,对不同行政区、街道差异化安排建设目标。
莲花山公园超充站
据悉,目前深圳全市已建成超充站44座,在建17座,初步覆盖福田、南山、宝安、龙岗、龙华、光明、坪山、罗湖等区。其中,福田区已建成的超充站包括莲花山公园西门充电站、福田会展中心等;南山区已建成的超充站包括月亮湾公园(南)充电站、欢乐谷充电站等;宝安区已建成的超充站包括荔湖花园充电站、机场的士蓄车场等;龙华区已建成的超充站包括观澜湖新城MH MALL充电站、油松漫城1980产业园充电站、永泰光储超充示范站等。
建设高质量“超充之城”,打造深圳城市新名片
实际上,在深圳之前,广州于2022年提出要建设“超充之都”,今年3月,海南的“超充之岛”建设计划公布。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不断提升,多地密集出台政策,“补能”驶入快车道。深圳大手笔打造“超充之城”,底气在哪?如何做?
“深圳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和新能源产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已率先实现公交车、巡游出租车和网约车全面电动化,新能源小汽车保有量也接近 60 万辆。”曾文鼎表示,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持续增长、场景日益多元化,深圳建设“超充之城”是顺势之举。他认为,深圳建设“超充之城”,将构建更快、更便捷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带动从超充设备零部件到超级充电桩、新能源高压车型的全链条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深圳向“双碳”目标快速迈进,同时,给市民带来更舒适的极速充电体验。
当前,新能源汽车向千伏高压平台发展,融合数字化与智能化的超快充技术是打造新一代智能充电网络的关键路径。深圳市抓住“新基建”历史的发展机遇,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深圳标识的工作思路,着力建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超充之城。
近日发布的《规划》中,深圳从创新管理机制、加强用地保障、落实用电保障、开展模式创新、打造标准体系、协同产业发展等六个方面,通过研究充电服务收费与服务品质联动机制,探索将超充设施选址纳入法定图则,建立配电网络规划建设报装全链条管理与超充设施规划联动机制,制定超充设施设计管理指引等具体措施,全面保障“超充之城”建设。同时,为树立国内首个城市级充电站形象标杆,还发布了深圳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公共品牌标识统一形象设计。
深圳超充站建设设计图(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供图)
用超级速度建“超充之城”。未来,深圳还将全面考虑各类型新能源超充车型规模和充电场景,合理规划超充设施空间布局,提升超充设施覆盖率,提高充电便捷度和设施利用率,优先在中心城区建成“1公里超充圈”。
“我觉得这是一个颠覆性的改变,我们将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对于深圳“超充之城”的建设,胡先生满怀期待。
来源 | 晶报APP
记者:白念平 曾广霖
编辑:阎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