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制”落实“一课两讲” 探索双课程新发展
——广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课程“一课两讲”实施现场会暨综合实践活动/劳动学科2023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教研活动
为推动广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课程均衡发展、高质量实施,推进“三三制”新范式教学实践,加强区域交流,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2023年10月12日下午,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东省基础教育劳动学科教研基地、广东省基础教育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基地联合主办,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陈佩凤“粤派名师”劳动教育学科工作坊承办的广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课程“一课两讲”实施现场会暨综合实践活动、劳动学科2023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教研活动在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举行。
莅临活动现场的嘉宾有: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广东省特级教师、广州教育学会中小学劳动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邹立波,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党组成员、主任督学曹兵晖,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校长赖海虹,番禺区市桥东风中学校长、市综合实践活动专委会理事长李文培,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小学教育教学指导中心主任、市劳动专委会副理事长周广星,荔湾区广雅小学党支部书记、市劳动专委会副理事长郑闽秋,花都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教研员、市综合实践活动专委会副理事长黄桂芳,番禺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研员、市综合实践活动专委会副理事长陈妙姬,天河区渔沙坦小学校长、市综合实践活动专委会副理事长潘国洪,市劳动专委会秘书长孙媛媛老师,市综合实践专委会秘书长向黎老师。各区综合实践活动/劳动学科教研员、专委会理事、特约教研员、中心组成员、各区中小学劳动/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教师代表等参加了活动。主会场活动由市劳动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番禺区石碁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林惠主持。
为一睹宝玉直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双学科特色成果,不少参会嘉宾中午一点左右就来到了现场。瞧!宝石广场上洋溢着浓浓的粤韵风采,师生们为参会老师带来了颇具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成果展。一个个广府文化摊位上,小解说和助手们落落大方、文明有礼,大小“宝石”热情招呼来宾,现场热闹非凡,客人们宾至如归。醒狮、粤剧、剪纸、插花、广彩、饮茶文化等学生作品吸引了参会嘉宾驻足欣赏,现场熬制的姜醋更是获得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活动伊始,宝玉直实验小学体育科组的老师们带来了跨学科深度教学成果《醒狮文化我传承》,六5中队潘俊杰同学带来《粤剧声声传万家》 成果:粤剧折子戏《满江红》,台下老师们对精彩的展示赞不绝口,报以阵阵热烈的掌声,纷纷拿出手机录像。
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党组成员、主任督学曹兵晖为活动致辞。曹主任强调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分享了海珠区探索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劳动课程的“四个突出”,肯定了宝玉直实验小学起步早、落实稳,在“双课程”实施中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成效。
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赖海虹校长向与会领导、专家和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以“三三制”落实“一课两讲”、促进“双课程”协同发展的教研活动给予大力的支持与期待。
广东省特级教师、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所邹立波所长表示,“三三制”推进“一课两讲”是广州市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课程发展的开创性方向,各中小学老师要认识到“三三制”、“一课两讲”对区域双课程实施的重要意义,鼓励老师们先行先试,认真规划,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在保障“双课程”基本质量、发展均衡的基础上,努力形成区域课程实施的特色。
广东省特级教师、陈佩凤“粤派名师”劳动教育学科工作坊主持人、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陈佩凤老师为大家作《“三三制”落实“一课两讲”,推进双课程均衡发展》实施经验分享。陈老师围绕学校科组建设、课程建设、教研活动、实施成效等方面详尽介绍,全面展示学校成果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多维度呈现了学校“双课程”实施的特色和经验。
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科组骨干教师向来宾展示了三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例与三节劳动课例。三节综合实践活动场面十分热闹,吸引了不少专家和老师观摩。第一节课是由曾银老师与五年3班的孩子们带来的《我来栽种中草药——主题设计课》。曾银老师是科组资深教师,从事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工作17年,是广州市骨干班主任、广州市赖海虹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学员。曾老师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课堂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充分运用了多种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深度阅读,产生问题意识,在互动交流中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小组合作设计活动方案,整节课扎实而高效,让与会教师了解主题活动准备阶段的关键步骤。
第二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是由刘妙玲老师与五年1班的孩子们为大家呈现的《我来栽种中草药——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指导课》。刘妙玲老师是科组骨干教师、陈佩凤“粤派名师”劳动教育学科工作坊成员。刘老师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调查问卷各部分设计的方法与要求,这种支架式学习资源对于学生系统学习方法非常必要。刘老师通过解构问卷,引导学生分解学习内容,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出一份规范的、完整的调查问卷。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指导到位,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学习效果良好。
第三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是由宝玉直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科组长、陈佩凤“粤派名师”劳动教育学科工作坊成员颜霞老师和五年9班的学生带来的《我来栽种中草药——成果展示课》。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生分小组上台展示小组活动成果时,大胆自信,妙语连珠,引得现场老师频频鼓掌。同学们在本次主题活动中不仅提升了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还尝到了劳动成果的甜蜜。成果汇报分工明确、表达清晰、成果丰富、汇报方式多样有创意。
主会场的三节劳动课例也是获得了听课教师的一致赞赏。首先由科组骨干教师、陈佩凤“粤派名师”劳动教育学科工作坊成员胡小珊老师与五年8班的孩子们带来第一节劳动课《我来栽种中草药——薄荷的扦插繁殖》。胡老师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劳动需求;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中草药植物的繁殖特性、扦插薄荷的步骤以及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明确分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展开种植劳动,获得丰富的劳动体验,掌握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的乐趣。
接下来,由科组骨干教师、陈佩凤“粤派名师”劳动教育学科工作坊成员、海珠区劳动教研中心组成员汤国英老师与五年2班的孩子们带来劳动课《我来栽种中草药——学做糖霜山楂》。课堂上,老师通过示范劳动,让学生提炼制作糖霜山楂的流程和方法,明确劳动目标和要求。学生们从洗山楂、称糖、量醋等食材准备开始,到熬制糖浆、翻炒山楂、出锅装盘,以及评山楂、品山楂、述感悟,劳动活动丰富、劳动感受深刻。学生不仅享受到劳动带来的惊喜与快乐,还深切体会到吃苦耐劳、精益求精、拼搏奋进、懂得感恩的必要性。本节课中,学生在劳动中探索,在劳动中思考,在劳动中加强了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和传承,劳动的价值和意义真正在学生们心中扎根、留存。
科组资深教师,曾获广州市优秀班主任、区优秀德育工作者称号的李瑞双老师与五年5班的孩子们带来劳动课《我来栽种中草药——有趣的中草药香囊》。课堂上,学生分享汇报中草药香囊的历史、种类和功效后,通过微课视频了解中草药香囊的制作步骤,在教师指导下开展中草药香囊的设计与制作。教师特别注重对学生劳动安全意识、劳动筹划思维的培养,同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新、创造能力,让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按老师教的方法制作出一个安神助眠香囊,也能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实践,设计制作出多种类、有创意的中草药香囊作品。
广州市荔湾区广雅小学党支部书记、广州市教育学会劳动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郑闽秋书记对三节劳动课例进行点评。郑书记高度肯定三节课例,她指出,执教老师在课堂上关注每个学生的劳动参与度,以任务驱动激发了学生乐于参与劳动实践的热情,引导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让学生充分感悟到劳动创造生活美好的道理。执教老师能够以法导学,活化教材,师生共同研讨操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市劳动专委会秘书长孙媛媛老师对三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例进行点评,孙老师认为三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呈现了一个主题活动的关键、重点课型,能够让与会教师比较直观地感受到主题实践活动的流程,对参会教师具有示范价值、借鉴意义。
本次广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课程“一课两讲”实施现场会内容丰富,组织形式新颖,在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东省基础教育劳动学科教研基地、广东省基础教育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联合指导下,宝玉直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学科开创性地、成功地展示了“三三制”推进落实“一课两讲”、促进双课程均衡发展的研究成果,本次活动对宝玉直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课程建设是一场盛大的检阅,也是一次全新的开始,宝玉直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科组教师、陈佩凤“粤派名师”劳动教育学科工作坊全体成员将站在双课程研究的新起点上,齐聚众力、发挥所长、不负使命,继续开创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续写新篇章!
撰稿:杜金娜、扶倩阳
摄影:马丹、罗晓伟、谭均健
配图:陈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