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开幕式上的“潮起亚细亚”,到临别之际的“荷桂共生辉”,一幅心心相融、美美与共的亚运长卷,在之江大地徐徐铺展。10月8日晚,当“数字火炬手”再度登场,亚运圣火缓缓熄灭,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圆满落下帷幕。
在过去的16天,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万多名运动员创造了亚洲体育新的辉煌和荣光。而在这场盛事背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亚运会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为“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其中,就有我们许多杭城的教师们。近日,浙江广电蓝媒小记者寻找到学校里守护亚运的“最美身影”们。让我们通过他们的交流,感悟近在身边的亚运精神、中国精神、杭州精神,以及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10月10日,在杭州市钱塘区下沙第一小学,一群蓝媒小记者与深度参与本届亚运会的徐莹老师面对面,交流起了亚运。
徐莹是下沙一小的体育老师,在杭州亚运会中担任钱塘轮滑中心体育展示与颁奖仪式领域的体育展示主管。主要工作是与体展导演及各相关业务领域的各项工作对接,包含竞赛、颁奖仪式、新闻等,通过音视频、灯光、播报、解说、互动等表现方式营造赛场氛围为观众呈现专业、精彩赛事的系统性工作。此外,协助颁奖仪式工作,负责与获奖运动员解说颁奖事宜,确认颁奖物资,以保障颁奖仪式的顺利开展。
亚运会期间,徐莹坚守在杭州市钱塘轮滑中心,近距离看到了许多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精彩的轮滑和滑板比赛。她和小记者们分享了在现场的难忘瞬间:“最骄傲的是看到了我国最年轻的亚运冠军——年仅13岁崔宸曦的比赛。她在杭州亚运会滑板女子街式决赛中夺得金牌!”她指了指工作牌上崔宸曦的亲笔签名,蓝媒小记者们纷纷发出赞叹。而给徐莹印象最深的是中国台北队男子速度轮滑3000米接力赛以0.01秒战胜韩国队,夺得冠军。“我和大家在现场一起加油呐喊!激动得快哭了!”
“徐老师,亚运轮滑比赛不限年龄。我还知道本次亚运会参赛最小的选手是9岁的菲律宾选手阿莱加多!”一位小记者举手提醒。徐老师也为这位熟知亚运规则、认真观赛的小记者竖起了大拇指。
分享结束后,小记者们收拾起激动的心情,开启了采访环节,徐老师认真地回答每一个问题。随着采访的进行,蓝媒小记者们跟着徐老师身临其境来到比赛,与各国体育健儿一起拼搏、流汗、呐喊;徐老师在认真回答提问的同时,又重温了一遍那些难忘的日子,甚至一些被忽略的细节又被蓝媒小记者们点亮了。
亚运精神承载着团结、友谊和进步的理念,它成为了亚洲各国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和信念。同时还提醒人们,体育不只是竞争和荣誉的游戏,更是将各国人民连接在一起的桥梁。希望蓝媒小记者们在生活学习中,也能将亚运精神发扬光大。
记者 高珊 通讯员 徐陈莹